能否举些例子关于那些有忧患意识的人?

比如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而发奋努力,最终成功的人?
2024-12-29 13:57: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关于那些有忧患意识的人?

女婴

鲁监门之女婴相从绩,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谓而泣也?”婴曰:“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卫世子不肖,诸侯之忧也,子曷为泣也?”婴曰:“吾闻之异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马得罪于宋君,出于鲁,其马佚而●吾园,而食吾园之葵,是岁、吾闻园人亡利之半。越王勾践起兵而攻吴,诸侯畏其威,鲁往献女,吾姊与焉,兄往视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吴也,兄死者、我也。由是观之,祸与福相反也。今卫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无忧乎?”诗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是非类与乎!
http://www.6jc.cn/guji/Article/1130_1132.html
“ 女婴忧国 ” 的故事记叙了鲁国一个叫婴的纺线女,因太子不肖会引起国内动乱,深怕弟弟遭殃而深夜痛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 “ 位卑未敢忘国 ” 的平民女子形象。她是普通的女子,却懂得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清楚个人与国家的联系。汉朝结束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汉高祖刘邦为了刘家江山的牢固分封了许多诸侯王,表面看似和睦融洽,实际上深藏着社会危机。也许韩婴洞察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受“明哲保身”的原则,既委婉的提出这一问题,避免了冒犯龙颜而遭祸的结局。http://www.lunwen001.cn/yslw/08105942297194_2.html

伍子胥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承王位。吴国乘机攻越。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取偷袭战术打败吴军于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斩伤阖闾的脚大姆指,阖闾重伤身亡,将死时嘱太子夫差勿忘越杀父之仇。夫差继承王位后,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积极训练军队,重振吴国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吴国为报前仇,出动精兵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椒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派人向吴王求和,吴王夫差将要应允,伍子胥表示反对。他说;“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复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但吴王争霸中原心切,遂不听伍子胥劝阻,与越国达成和议。准许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囚禁勾践和大夫范蠡3年。伍子胥悲愤地说:“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意谓吴国宫室将因越军破坏变为池沼)”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98847.html?si=7

晏婴

齐国将到末期了,叔向问齐国的名宰相晏子,齐国的前途如何?晏子说,这已经是没落的时代。这里古文称季世,因古文以孟、仲、季来代表大中小或先后次序,而最小或最后的又称叔;古文上的叔世,也就是末世的意思。季世即没落的时代。这里晏子是说,齐国已经到了没落的时代了,走下坡路了,他不能不说齐国要归陈家了。这时陈家是齐国的大夫,特权阶级,后来叛变。晏于说,现在齐国的政府对人民不关心,民心都归顺了陈家。以度量衡这件事来说,齐国的量数,原来分为豆、区、釜、钟四级,以四升为一豆,依次逢四进位,到釜的时候,则以十釜为一钟。而陈家居然创出自己的量制来,从豆到釜不用进四而都加一,成为逢五进位,所以钟的量在观念上更大了。他以家制贷放出去,以公家的量制收进来,说是用大斗贷出、小斗收回的方法,使民心归服。山货木材,海产鱼盐,从产地到市场不另加税,以利人民。而在齐侯统治下,一般人出三分力量,两分归公,只有一分留作私有。结果公家的东西多得都朽蛀了,但是负责公务的三老,却穷到饭都吃不上,整个国家弄到穷的愈穷,富的愈富。外加齐国刑罚太滥,多有断脚之刑,断脚的人太多,形成“履贱踊贵”,普通人穿的鞋子反而不如断脚者专用的“踊”价格贵。对一般人的痛苦,陈家却能安慰救助,所以大家都喜欢陈家,所有的人心,都被陈家骗去了,齐国的祸乱,恐怕难以避免。

宣曲任氏
宣曲任氏的先祖,是督道仓的守吏。秦朝败亡之时,豪杰全都争夺金银珠宝,而任氏认为天下即将大乱,独自用地窖储藏米粟。后来,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豪杰的金银珠宝全都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一般富人都争相奢侈,而任氏却屈己从人,崇尚节俭,致力于农田畜牧。田地、牲畜,一般人都争着低价买进,任氏却专门买进贵而好的。任家数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约规定,不是自家种田养畜得来的物品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自身不得饮酒吃肉。以此做为乡里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

回答2:

忧患意识

在中国,自古便有忧患意识.

秦始皇昔日焚书坑儒,《周易》被李斯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由此可见,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乐于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这恰是一种本能的忧患意识的体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之语当如此.

安史之乱一事,并不能说李隆基没有忧患意识.只是杨贵妃的美人一笑,荡掉他的治国之心. 一个盛世的来临,是源于一个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帝王.而中华五千年,为数不多的几个盛世不过如白驹过隙.真正被人们记住和传诵的不是盛世之下的繁荣昌盛,往往是那些持有忧患意识的君主与贤臣,和他们一段段励精图治的故事.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秦王赢政爱上一个美丽女子, 但这段美丽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纵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与情愁的生命。不知此二人可曾想过, 那阿房宫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这一把火又将多少林木付之一炬。这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到底是没有为后人着想. 更有那绵延万里的秦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一路上埋了多少尸骨.同是千里之地尽尸首,万里之路血成河. 阿房宫不过是后人慨叹的一截残垣断壁;而万里长城竟隔开了游牧部落与农耕民族的界限,拒匈奴铁骑于中原之外,恰是为后世之人造福之处.二者同雄伟奇丽的建筑,但前者是赢政为一人而造;后者是始皇为天下而建. 阿房宫不过是物质上的极度奢华,而万里长城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是属于今人的伟大的文化遗产.历史沧桑变幻,种种曾经的繁荣,浮华不过都是过眼云烟,随着历史的脚步,时间的推移灰飞烟灭.真正能够经起历史考验而留传下来的,是那些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江山社稷的建物,思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的一曲秋风辞流露出年华逝去,内心愁闷之情. 想当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以秦帝国的版图之辽阔,不过是汉武帝时代的二分之一。再论武眼光境界, 单其第一次运筹帷幄征战匈奴,马邑之战失利后,破釜沉舟,毅然抛弃汉王朝施行近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全力出击匈奴,足以看出其间的勇气和魄力,更有那却匈奴于千里之外以长保中原平安的忧患意识,秦始皇也只做其一半.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独尊儒术”。 秦始皇首创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秦朝短命,未能设计一整套执政方针。西汉王朝到了,汉武帝以中央集权体制,彻底肃清了诸侯王分裂势力,一举解除了内忧外患。忧患意识是一个君王保国于长安的方法,但光有意识不够,还需要有历史的借鉴,过人的操略.毕竟无忧患之心是无所作为,而有忧患没经验是会胡作非为的.

檀香缥缈,李煜独处,他的灵魂也在飘摇.只不过飞得不够高,若隐若现间,后人也于风中听到他的独白.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国君,终日饮酒作乐.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许对于他,治与不治,国之将亡;死与不死,都只冠予亡国君与懦夫二解.但是,不尽力一试又怎知不可.何必“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的忧患,没有立足于治理国家,却体现在他的诗词之中.他不过关是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后唐的烂摊子做起了名不正而言不顺的皇帝罢了. 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他也造就了这个悲剧词帝的万事流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还是人们精神上的那些创造.朝代更迭,而词曲诗书却流传了下来.

圣主明君为天下忧,纣桀之王为一己忧;朝廷之臣为家国忧,黎民百姓为生计忧.众人皆忧.忧己者利己,忧他人者利他人,忧己忧人者利天下;佛者,忧生老病死,诸事轮回;道者,忧一阴一阳, 诸事常象;儒者,忧人伦常数, 诸事之仁.

忧患意识有广义狭义之分.为天下忧为广义,为一己忧为狭义;以物质而忧为狭义,为文化而忧为广义.大凡能流传至今者,多为广义之忧.

回答3: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员工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这似乎是杞人忧天、令人费解的。其实不然,盖茨这样说是要求员工都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进取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老百姓,都经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国民对本国国情了如指掌,因此都具有忧患意识。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这些不是值得借鉴吗?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曾经震撼亿万中华儿女的遗言赠送给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学而》)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 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比如,舜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胶鬲这个人遭遇战乱,以贩卖鱼盐为生,后来周文王提拔了他,为周朝做出了很大贡献;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绩。这些事例说明,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忧患”的磨练,没有失败教训的反思,要培养出刚强意志、奋发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孟子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西汉初期的贾谊是一个思想敏锐、敢讲真话、有强烈责任感的政论家。他心系国运,给汉文帝上书,即著名的《治安策疏》,时当西汉立国20多年,政权日趋稳定,经济有所恢复发展。然而,贾谊却根据他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在上书中忧心忡忡地指出,“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认为当时的“事势”不容乐观,有“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太息”之处并不少。他也正面地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像贾谊这种警世危言正是责任感的表现,并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悲观绝望。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范仲淹在所写名文《岳阳楼记》中,将此前的“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岳阳楼初建于唐代,宋仁宗时重修。范仲淹应友人之邀,曾访问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岳阳楼。这篇名文首叙登楼俯视洞庭湖的景观,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说,人们欣赏景物的感触,会不会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呢?在霪雨霏霏的日子里登楼观景,使人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心情,可是在春和景明之际登楼,又会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尾:“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历经明末清初巨变的思想家黄宗羲,于清康熙二年(1667年)写出了划时代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剖析。他假托三代(夏、商、周)为黄金时代,说这时“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三代以下情况大变,“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由于主客颠倒,君主视天下为己物,独占天下之利,形成黑暗政治。黄宗羲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他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同上《原臣》他将个人的忧乐归结为众人的忧乐。他又说,臣之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同上)。“天下”这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名词,与一家一姓的统治是不同的。黄宗羲的挚友顾炎武同样强调“保天下”,他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日知录》卷13“正始”条)。顾炎武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给黄宗羲的信中说:“……大著《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亭林佚文辑存》)“忧患”意识促使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未来。

回答4:

有忧患意识-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