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考值范围内就是正常
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如果某溶液所含氢离子的浓度为每升0.00001克,它的氢离子浓度指数就是5。
氢离子浓度指数一般在0-14之间,当它为7时溶液呈中性,小于7时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
pH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来自德语Potenz(means potency, power),意思是浓度、力量,H(hydrogen ion)代表氢离子(H+);有时候pH也被写为拉丁文形式的Pondus hydrogenii(Pondus=压强、压力,hydrogenii=氢)。
pH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物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正常尿液ph约为
5.4~8.4
。
引起尿酸性的原因有:
1、食物因素——进食肉类食物后尿液常呈酸性。
2、药物因素——服用氯化胺、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可使尿液酸化。
3、病理因素——发热、酸中毒、痛风、慢性肾病、白血病、糖尿病等,可使尿液变为酸性。
如无明显的病理原因,ph值为5.0,为弱酸性,多为饮食因素所致。可在调整饮食后,再复查一次尿常规。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