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2024-10-29 06:43: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回答2:

孩子不听话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出现叛逆,不听家长的话,你说什么他都不听。这个时候家长要理性的对待孩子出现的变化,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正确沟通。
①为孩子做出“倾听”的榜样。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会听别人说话,往往父母的话刚开个头,孩子就开始顶嘴。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有时成人也很少仔细听完孩子的叙述,有时孩子说话刚开个头,大人就自以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然后便开始说教。所以,要想让孩子“听话”,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做出倾听的示范,认真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真正做到心灵的沟通。这样,孩子才会从我们这里学到尊重、理解和有效沟通。
②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有的父母平时陪孩子愉快地聊天、玩耍的时间很少,目光只盯在孩子是否专心学习和行为习惯的缺陷上,与孩子的交流主要以批评、唠叨、说教为主,这就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建议父母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多与孩子聊些有趣的话题,时常陪孩子痛快地“疯玩”一下。亲子关系密切和融洽,孩子才会愉快地接受父母的建议。如果父母很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就更应该保证沟通的质量,不要总是在检查孩子学习、批评孩子中度过。
③及时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是孩子学习进步和心智成长的有效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强化人的良性行为,比惩罚不良行为更容易取得积极的效果。如果父母能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唠叨、减少发泄情绪的训斥和对孩子不满的抱怨,而增加对孩子优点和进步的发现,并及时把这种发现反馈给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欣赏和期望,孩子便会愉快而有信心地朝着我们的希望逐渐进步。

④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需要对自己正确的决定予以温柔的坚持。有时,当孩子哭闹而父母也在气头上时,沟通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如果是已经决定的正确的事情,因为孩子的任性反抗而使父母妥协,那么孩子就会学到通过耍赖来达到目的的方式。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不急不躁,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再讲明道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⑤父母还要学会巧妙地树立自己的权威。当孩子无理反抗时,父母需要减少和孩子无谓的争吵和唠叨,通过和孩子事先制定家庭规范的方式,督促大家各负其责,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改正的缺点。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是全家事先商定好的,做不好需要在监督下接受惩罚,做得好,可以用积分等方式获得奖励。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愿意在感到平等和有趣的方式下,自觉地完成任务。

回答3:

小孩不听话,说明孩子已有了自己的主张、意见、想法和看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夸赞、诱惑、威吓与责骂就可以让孩子听话的,小孩不听话怎么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认识“规矩”,让“规矩”去约束孩子,让孩子能按“规矩”做事、按“规矩”活动、按“规矩”劳动,做一个有“规矩”的孩子。

一、家长心目中的“听话”孩子。
家长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因而,大人心目中的“听话”孩子应该是养成良好的听家长讲话的态度和习惯,在听家长讲话时能诚恳而谦虚,能一边细心地聆听家长谈话,一边注视着家长,而且一般不要打断家长的话,或中途插话听话,还要按照家长的原意,不要想当然地曲解家长的意思。而家长往往把自己的主要意思隐含在一段话语中,只有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才能把握住讲话的要点,并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话去办事。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让孩子太“听话”,做一个太乖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守规矩,会分辨善恶、判断对和错,遇事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保护自己,有感恩之心和分享之情就行。

二、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长。
孩子最常与同伴说的是:你的家长多好呀!什么都给你。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是有好脾气,不看重孩子分数,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了解孩子,常主动和孩子谈心,多与孩子玩,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的“大哥哥”,“大姐姐”,不溺爱孩子。孩子对家长的要求还真多呢。

三、家长要理清孩子不听话的成因。
世界上是没有天生不听话的孩子的。孩子不听话一定是有原因的,常常是由于工作繁忙;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总不能平心静气去了解,而且打骂了事。这就是家长的话孩子不听的主要原因。

(一)孩子感到莫名委屈。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从来不给孩子发表意见,其实这会令孩子变得不听话,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感到莫名委屈,接下来才会变得反叛。所以家长应该用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多让孩子发表一些意见;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当孩子的意见被采纳时,他们会更愿意去参加,而且会更用心去做。

(二)孩子“听话”的挫折感。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为孩子规划好一切,要求孩子照着办,少走弯路,从而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尝试。可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渐渐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所以家长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要他们服从你的决定。

四、家长教育不听话孩子的“妙方”。
(一)家长的言行要足以令孩子“听话”。

家长的言行要足以令孩子“听话”,某种角度上来说,家长也应该遵守与孩子之间的约定或承诺,要履行好家长应尽的责任与孩子给的“任务”,家长要知道“0-8岁孩子希望更多关爱,9-14孩子渴望尊重,15-18孩子追求独立” 。尽可能地给予相对应年龄的孩子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孩子信服、崇拜和敬仰,甚至成为孩子的“偶像”。这时,就不会出现“为什么自己说的话,孩子总不听”、 “自己叫孩子去东,他偏要去西” 的现象。

(二)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家长应该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一起做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跟孩子交朋友,甚至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孩子才愿意跟父母诉说心底话。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和陪伴者。这时候父母说的话,孩子都会愿意听。

(三)家长要做孩子学会独处。

当孩子发脾气,耍赖皮时,往往孩子的情绪激动,这时家长应该冷静对待,不要急于去说服他。让孩子一个人待一会儿,学会独处。不久,孩子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再跟其讲道理,孩子才会接受。

(四)家长让孩子知错就改。

当孩子做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时,家长就会阻止,从而令孩子闹脾气。其实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都没试过,都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不行的,所以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要让孩子适当体验,让其尝试过了、碰壁了、受到了挫折,再给孩子讲道理,他才会更明白,才乐意接受改正。

(五)家长教育不听话孩子的“绝招”。

孩子不听话,总是说不听,常常会令家长火冒三丈,解决办法就是打。其实,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打呢。要根据“规矩”来界定该不该打,该打,就要心平气和告诉孩子是什么原因打他,不是因为父母生气才打他,这样打得又讲究又有技巧,但不能常用,这是教育不听话孩子的“绝招”,打一次就让他记住疼,以后只要说要打,他就不敢才有用。如果总是打,孩子顽皮了,就起反作用了。

总的来说,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而不是想着用打骂来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要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奖励和赞许良好行为,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在他们的身上找到力量,从而创造孩子能够自觉听话的先决条件。

回答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情绪,不要直接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动手打孩子,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大骂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02
孩子不听话,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事情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要部分青红皂白的,就开始依着自己的想法开始批评孩子,作为家长你首先要理智,你的处理事情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

03
家长平时也要对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心里变化,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孩子成为好朋友,这样你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04
平时多鼓励孩子,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样孩子自己也会变得更加懂事听话。
孩子“不听话”的不同情况

“不听话”,为人父母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会使用这个词,但家长是否清楚,当您使用这个词时,不公平的指责就会在您心爱的孩子心里体会到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一、有的孩子好像很任性,想做的事必须做完否则就不行,做完之后才能按照父母要求去做别的事。例如:不看完动画片不吃饭。

二、有的孩子要求父母一起做游戏、聊天、陪他玩,还有兴趣盎然。否则,你不满足他,说不定就会出现家长不希望出现的“小动作”。

三、有的孩子你说什么他似乎总是很有理,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

四、有的孩子似乎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看似听话,但却心猿意马,不能按时、按量完成父母的要求。

五、有的孩子似乎记性不好,丢三落四,告诉他怎么做,他可能一扭头就又忘了,总得让父母不断提醒。

以上几种情况出现时,每个家长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那么,孩子真的“不听话”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2
原因

孩子:我们不听话的20条原因

差不多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然而有些孩子就是不听话,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孩子故意与父母作对?还是一些别的原因呢?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有许多的原因的。现在我们将在孩子口中的一些原因列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

13.他们说话太啰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停。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听不进去。

15.他们总爱带一堆人来家喝酒,吵吵嚷嚷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他们遇上不顺心的事总会拿我出气,所以我很生气。

回答5:

一、不能只批评

既然孩子犯错已经成为事实,那么再多的批评又有和意义呢?所以说,不要总是在孩子犯错之后各种批评,这样的教育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会让孩子的心理开始逆反,再多的批评都会变成耳旁风。批评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孩子认识错误,相信很多小孩在他们昨晚错事的那刻,内心都已经意识到了,所以家长只需要稍加提点就好。

接下来,就是要告诉孩子错事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及这样做为何是错的原因。不要再用很大的声音去批评孩子了,完全没有教育效果,而且亲子感情,也有可能在批评声中一点点消磨尽。

二、改正后要夸奖

也有些家长的想法比较奇葩,他们觉得孩子犯错后改正是必然的,确切的说是他的任务。所以对于孩子的改正,丝毫没有表示,连最起码的夸奖也没有。这样的做法真心会让孩子感觉到心寒,其实从孩子认识并且承认错误的那刻,家长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这样孩子就知道,错误是需要承认的,当然也是需要改正的。

若是孩子之后把错误的事情改正的很好,那么适当的给予他们夸奖是应该的。这些夸奖会成为孩子前行中的指路灯,让他们在面对错误的时候更有勇气承认以及改正。

三、以身作则的教育

若是孩子经常性会犯同类错误的话,那家长完全可以动用自身的力量,然后给他演示一遍。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这样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要知道小孩都具备模仿的能力,所以家长演练之后,孩子很容易就学会的。

通过亲身示范,家长把教育又提升了一个档次。那些不好的习惯,都可以在父母的影响之下,慢慢的告别。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要知道给孩子演练,包括教育他们,都是家长的任务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