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起步谈起:
一、并不是房地产带动的中国经济,真正带动中国经济的是私有化。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限制了住房标准,因此国有企业和机关只能按照级别来分房,所以住房建设比较慢。其实只要国家放宽限制,各单位自己建房的成本远低于从房地产商手里买房成本,同样可以拉动住房建设。所以开放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炒地皮,搞房地产开发的人赚了大钱。然后这些个体老板的钱流进股市、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地下钱庄,随着中国这个世界大加工厂的高速运转,出口快速增长,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国内物价快速上涨,各种现象……,一直走到现在这步。
二、其实中国发展的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时间不会倒转,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因此谈论哪种道路更好,从理论上研究会有一些价值,对今后道路选择有借鉴作用,但是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显得脱离了实际。
三、真正关心发展问题的人士,至少应该关注“中国发展的十大战略问题”,但十大问题究竟该如何排位,有各种不同版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版本中的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人口问题、意识形态、资源与环境、科技与教育、社会分配、产业发展、军事与外交、政府职能、法律建设、财政金融。
四、从乌托邦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再到共产主义,没有绝对正确的社会形态,只有暂时可行的社会形态。
哈哈,这是问题属于半金融领域的啦!
我来略谈皮毛,个人见解!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很小学学的食物链相同,一物降一物!
在经济中亦是如此,环环相扣。
试想,中国的房产发展能离开物质供应吗?当然不能,物质的供应来源于工业。例子来说,房子需要钢筋,那么钢筋厂需要废铁,设备,人工,等其他很多原料等等。是不是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
当经济发展飞快,弊端也就显示的越快,如通胀。如说为什么会通胀?这里的原因很多,要想真正了解这些,你可以私下咱们探讨。比如为什么要印刷货币,等等
建议你先了解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