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在一个好的学校,但是你遇不到好的导师,那么你的学业可能学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他会教你更多的知识,带你去各地考察观看,增长自己的社会经历,而且跟在导师后面你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
近日,在有关微博话题“研究生选对导师有多重要”的讨论中,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在他看来,研究生并不需要承诺帮导师做什么事情,他还向学生承诺“跟我读研究生三年,我为你的一生负责!”如此简单的话。
表现出师者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来源:邹振东微博截图然而,现实中的导生关系并非总以完美的“理想型”存在,在导师与研究生的实际互动中,确有个别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未能切实担负起教育培养责任;甚或有个别导师存在师德失范行为。
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术职业发展。因此,硕士新生如何选对导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导师选择机制而言,部分学校要求研究生在进入复试后,就要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在征得导师同意并通过复试后,即可跟随选定的导师攻读学位。
但大部分学校则是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三个月甚至半年后,才允许研究生选择自己的导师,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师生之间经由几个月的课堂互动、课后相处,双方能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更利于导生双选过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选好导师的前提是对导师的充分了解。
了解导师最简便的途径,是去学院官网师资队伍栏目检索其个人履历;或去所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查阅当年度的招生简章或培养手册来了解本专业的导师,并以此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工作学习经历、学术成果等作出大致的判断。
当然,这种了解往往可能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加上部分学校网络建设并不健全,能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的信息就更为有限了。其次,通过学术网站检索也是了解导师较为重要的途径。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而言,可以多下载几篇心仪导师近五年的科研文章。
找来目标导师近年来的学术著作,仔细阅读、深入思考,从而大致把握导师的研究方向,如有机会也可就自身感兴趣的课题与其沟通交流、求教经验。这种了解导师的途径,基于对导师科研志趣的把握,算是比较深入的。
我觉得是一个导师比较重要。其实你在一个好的学校,但是你遇不到好的导师,那么你的学业可能学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他会教你更多的知识,带你去各地考察观看,增长自己的社会经历,而且跟在导师后面你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
导师重要,研究生之后跟学校就没啥关系,基本都是跟着导师学习,到处跑。学校顶多是就业的时候别人问你,研究生在哪上的,除此之外没别的用处。
我们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研究生遇到一个好导师的重要性,好的导师学到的东西更多,一般都是导师自己接项目,跟学校没关系。跟对了人,你研究生时期就能接触好的项目,导师的人脉,名气,能力,资源对你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我认为还是导师更重要,有个好的导师你的硕士才能更好,再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导师,也是没用的,学不到东西,也是浪费时间,好的导师会教会你很多东西,带你去各地考察,会终身受益。学校的导师都是自己接项目的,导师接的项目你可以接触,导师好的人脉,资源,名气对你今后的工作都有帮助。
我觉得其实还是学校比较重要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就是去找工作或者去干什么的时候,人家都是问你是什么学校得,而不是问你你是那个老师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学校比较重要的。
而且一般来说的话,可能就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的师资力量可能都是非常好的,就是好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很优秀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学校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