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的背景是:
1956年春,随长江三峡地质勘查队在长江中上游工作采访,于同年10月写下的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全文9000字,它描述“长江水利枢纽工程鉴定委员会”听取地质勘查队汇报的一次会议,以及汇报会之后的中秋联欢,记述了几个年轻的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反映了长江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查取得的初步成果,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逐步成熟.这篇课文是节选原文第一部分的开头,文中写景很有特色.
作者介绍:
方纪,原名冯骥,河北省束鹿县人.1939年到延安后,改名方纪.当代作家.写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散文集《挥手之间》,文学评论集《学剑集》.
至于用意:主要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辛集市(原束鹿县)人,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一个农民家庭。著有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诗歌集,代表作《挥手之间》,记录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方纪原名冯骥 ,在北平读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抗战开始,曾先后在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做政治宣传工作,1939年到延安,延安时期曾在在中央党校、文协、马列学院和《解放日报》社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冀中导报》工作,参加过土改工作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热河省文联主席。1949年后曾先后担任《天津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等职。
1956年春,方纪随长江三峡地质勘查队在长江中上游工作、采访,直至同年秋天。这次旅行,他写了《长江行》《到金沙江去》《三峡之秋》等散文。方纪的散文以《挥手之间》(1960年10月)影响较大,其他作品有长诗《大江东去》《不尽长江滚滚来》、评论集《学剑集》等。
1935年在北京大学旁听,1936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参加“左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农村土改,写下了反映冀中人民抗日和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和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1956年到西南旅行,写下了歌颂祖国飞跃前进的散文特写集《长江行》。以后他写了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和《大江东去》;发表了短篇小说《来访者》。1965年出版了散文集《挥手之间》。另外还有文学评论集《学剑集》。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造成严重病残。1979年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1939年从重庆到延安,在《解放日报》社等单位从事编辑和写作。
抗战胜利后曾任热河省文联主席。解放战争时,在前线做随军记者。解放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职。
三峡之秋 方纪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以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的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这一天,正是中秋。
这是描写瞿塘峡的,瞿塘峡以峭拔险峻而著称。江面最窄处仅数10米,两岸山峰却高达 1000至 1500米。这样的地势你可以想像一下,是不是山峰如同和天连接在一块,江上的小舟如同在地窟里穿行。
全诗如下:
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
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简单的就是山峰如同和天连接在一块,江上的小舟如同在地窟里穿行
此文已被收录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中作为课文选讲。
中文名:三峡之秋
作 者:方纪
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步骤:导语、领略美景、赏析美点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这一天,正是中秋。
个人简介
笔 名: 公羊子、方纪
原 名:冯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9-1998.4.29
民 族: 汉族
经历简介: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辛集市(原束鹿县)人,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一个农民家庭。著有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诗歌集,代表作《挥手之间》,记录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方纪原名冯骥 ,在北平读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开始,曾先后在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做政治宣传工作,1939年到延安,延安时期曾在在中央党校、文协、马列学院和《解放日报》社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冀中导报》工作,参加过土改工作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热河省文联主席。1949年后曾先后担任《天津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等职。1956年春,方纪随长江三峡地质勘查队在长江中上游工作、采访,直至同年秋天。这次旅行,他写了《长江行》《到金沙江去》《三峡之秋》等散文。方纪的散文以《挥手之间》(1960年10月)影响较大,其他作品有长诗《大江东去》《不尽长江滚滚来》、评论集《学剑集》等。1935年在北京大学旁听,1936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参加“左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农村土改,写下了反映冀中人民抗日和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和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1956年到西南旅行,写下了歌颂祖国飞跃前进的散文特写集《长江行》。以后他写了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和《大江东去》;发表了短篇小说《来访者》。1965年出版了散文集《挥手之间》。另外还有文学评论集《学剑集》。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造成严重病残。1979年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1939年从重庆到延安,在《解放日报》社等单位从事编辑和写作。抗战胜利后曾任热河省文联主席。解放战争时,在前线做随军记者。解放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