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直口快的人缘很不好

2024-11-24 23:48: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到这个年龄了,有时依然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心直口快好不好? 可能有人会说,这要分情况,看场合啊,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但是凡是人,总是有一定的基本面,比如含蓄型、开朗型、神秘型、坦率型之类的,等等。关于这个问题,我似乎从初中时代就有意识了。那时忘了看到谁的一句话,大意是:“心直口快的人受心直口快的保护。”想想觉得斯夫。因为这样的人简单直接不绕弯子不防人,所以也不太容易被人当作提防的对象,比较容易交朋友。可以说我在很多年里深以为然。本来天性就是如此,加上这种自我暗示和激励,越发地心直口快,并且因此得到相当多的恩惠,让我觉得心直口快简直就是一种美德,虽然它本身可能是中性的,并不必然包含价值评价的意味。大概在大家崇尚真诚爽直的北方,又是在一个相对简单的圈子里,所以觉得心直口快的利完全大于弊。 一直到30来岁,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只是从到上海读博士开始,更多地接触南方文化以及各种个性类型的人,又遇到一些事情,才对心直口快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它有时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曾经一度因为不适应,对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怀疑和否定。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也经过很多同学的鼓励和肯定,加上实践的检验,我逐渐又开始坦然地做回了自己。既然人没有完美的,既然各种性格都有利有弊,既然山难挪性难移,也就这样吧。 于是又过去很多年,看上去我依然有很多的朋友很好的人缘,甚至这几乎成为我的一个特色和极大的助力。在朋友面前,我基本都可以畅所欲言,也完全有资格赢得朋友的信任;但是在工作中,我有时难免还是会为自己的心直口快交学费、困惑,有时甚至是后悔,后悔当时为什么口无遮拦,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更加含蓄更加沉默一点,直到自己确认并无什么严重的不良后果,或者有更好的补救措施为止。这样的情况屡屡出现。在我自顾自生活的时候,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大可以爱咋地咋地,但是有时身边的亲人或者最好的朋友偶尔也会提醒我,担心我会因此受伤或授人以柄,让我讲话多些考虑,可是真到了时候,我可能又会图口舌之快而将也许最好不说的话说了出去。如果这些事情完全是关于我个人的,没有关系,只要我能接受就好,但如果也牵涉到别人,即便我用了相对含蓄的方式表述,我过后还是会不住自省,这样会不会有什么不妥?我是不是沉默更好些?好在在工作中,我知道自己大多数的表达都是出于善良公允的愿望,所以很多时候明知道这样可能对自己不好,但最终能让自己心安。 如今的我,依然会在言说了什么之后有一种潜意识的自责。或许我可以为这种“言说”找到很好的理由,或许我的“言说”并没有越界或者失掉分寸,或许我的“言说”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打扰,但是,当我想到沉默是金,沉默或许更好的时候,潜意识里的另外一个我就在跟自己较劲。于是我有时会感到自己一边不由自主地言说着,一边又好像着,觉得这样不妥,如此让自己有轻微疲惫。 喜欢看洪晃写的东西,嬉笑怒骂间无比痛快,也喜欢老徐和春日迟迟的文字,想表达什么就清清爽爽。也许我自己不想费脑子,所以也喜欢这样一种明快和简单?当然,她们的思想并不简单,而且都巨有才,但是她们的直爽有时会成为我的榜样和借口——看人家这么成功还尚且如此坦率,普通如我心直口快一点又何妨?但是,我也知道,我看到的只是她们的文字,并不了解她们的人,也许人家处理问题并非如此也未必。这依然是我的某种性格深处的矛盾,一边是自发地想做个性情中人,体会淋漓尽致,我行我素的感觉;一边又不自觉地想遵循中庸之道,生怕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 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跟几个喜欢谈论精神世界的朋友坐而论道,讨论一些诸如人格类型个性心灵之类的问题,并乐此不疲,说到底,“认识你自己”终究是个难题啊。后来的一段时间,我陷入日常生活的真实俗务中,一度远离了对自我的追问与反省,我好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竟然对那些问题感兴趣。如今,当我再次遇到困惑的时候,我还是逃脱不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追问,我该何去何从呢? 在我陷入自我的迷局的时候,我又一次巧遇知己,然后倾诉,然后被理解和劝慰,然后觉得在安全放松的氛围中,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地表达,实乃人生一大幸事,真爽!

回答2:

因为有些话就算是实话也不能说出来的。
就像一个人他很傻,你当他面说他傻子他爱听吗?
即使是实话对方也不爱吧。所以说话要讲究一个度。

回答3:

因为心直口快说的话,不一定是对方想听的。有时候对方会认为他们(心直口快的人)不会看场合不会看别人脸色,毕竟他们有啥说啥,自然容易得罪或触犯到对方。

回答4:

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

说话不够圆滑

所以谁都不喜欢

回答5:

做自己,我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但是人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