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024-12-20 18:31: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提高识字的能力呢?
一、广泛与生活联系,在生活情景中识字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诸如家庭、街道、商店、村庄、田野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环境。因此,我充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环境识字,要求学生积极地用眼看、动嘴问、动手找,动脑记,有意识培养学生留意周围事物,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比如一年级学生学完拼音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写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能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再就是创设识字环境,让学生自主识字。如我在教生字“宇”时,一学生说:“我的名字里有这个“宇”;另一学生说:“这是宇航员的“宇”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个“宇”的。我在教“帘”字时,一学生说:“我们家隔壁是一个卖窗帘的,我在他家的招牌上看到过,我就认识它了。”这样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不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知识,而且在更大的空间中学词,识字,为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的同时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生字时,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生字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巧记生字。如我在执教某一课时,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为让学生区分开“漂、飘”二字,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不同的特点进行比较,首先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与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与水有关,指漂在水里,这样不但有利于记清形,还使学生初步掌握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在学“休”字时,我班中有不少孩子把“休”,写成了“体”,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下“木”字,问他们怎样读。孩子们准确地读了出来,接着我把“木”变成了“休”字,让学生发挥想象,编一句话记住它。例子不胜枚举。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识字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边学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字意,又能发挥想象力。
  三、在玩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如:摘水果、猜字谜、风车转转、找朋友、我来指你来猜……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四、给字配“画”,培养学生联系事物识字 
  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他们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使汉字与事物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自主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在教学一年级《识字4》一课时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如在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我就让小朋友认真朗读韵文,仔细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学生认真自读韵文后,纷纷举手:生1:我发现蚂蚁两个字,只要在“马”和“义”旁都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生2:我发现“蜻蜓”两个字,也只要在“青”和“廷”旁都加上“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我听了学生的发言,立即给予了肯定,“呀!你真了不起,你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
  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一起成长。

回答2: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教学对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毋庸置疑,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写作。只有当儿童学会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且牢固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才能阅读,才能运用所识汉字表情达意。因此,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汉字是表义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识字写字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字形结构特点,字音的读音的差别,字义的不同用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汉字的音形义关系及汉字的构字规律巩固汉字的结果,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同音字,多义字和形近字的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写字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写字具有对人脑的调节和滋育作用。汉字的形像特征,书法运作的信息直接在右脑进行处理,呈现右脑活动加强之势,有“书写激活效应”。汉字书写的这种“激活”,有助于改善于大脑的关系。学生写字靠手指的触觉把握笔的运动,手与脑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手指的触觉灵敏度很高,管辖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域的面积很广,手指经常活动,能促进大脑发展,增强脑的活动能力。
总之,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汉字形体优美,结构讲求对称又富于变化,追求严整又不失灵活。笔画简单的字摆布均匀,显得落落大方;笔画繁琐的字结构紧凑,避免臃肿局促。汉字的形体结构,部件笔画体现着汉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有关汉字的知识和特点,认识和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培养具有符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审美情趣。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主动认字,写字的兴趣和愿望。
书法是一门艺术。写字虽与书法不同,但同样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如点画线条之美,间架结构之美,力之美、光之美等。写字课中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感染渲染的过程。学生读帖或看范字能够强化审美感知,书写时会引发审美构想,书写中会有审美体验,评议时可锻炼审美判断力;书法欣赏活动课以培养审美观念,审美活动伴随着整个写字教学过程。
(四)识字写字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儿童在学前阶段,已经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习字、词,才可逐步实现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由会听、会说到既会听、会说且会读、会写,促进语言的全面发展,提高语言能力。
此外,识字写字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仔细、主动学习等学习习惯。

二、 识字写字教学新理念
(一)、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在各学段教学要求中从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如一、二年级强调“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四年级进一步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后各年级继续培养识字的兴趣和主动识字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要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有机结合。热爱是种崇高的感情,对祖国语文的深沉的爱,是学好祖国语文的基本条件。我们祖国的语言,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之一。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给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识字写字中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二)、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认少写
所谓识写要求分开,是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对于会认的字,要求见其形读其音,即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在别的地方也认识。对于会写的字,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懂得其意思,并要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学习运用。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汉字,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地凭借汉字阅读。同时低年级学生手部肌肉不发达,少写一些汉字,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另外,低年级学生多写还可能影响握笔的正确,影响写字的速度,进而影响识字写字的兴趣。
学生是识字的主体,是识字活动的当然主人。汉字是母语的书写符号,与儿童的生活、成长同行。儿童对于汉字也与其对周围事物一样,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热情鼓励,让汉字的习得活动融于儿童的生活与成长的过程,促使儿童走上自主识字的道路。
(三)、识用结合,引导学生走开放式识字之路
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作为母语的书面符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更是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走开放的识字之路,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形成良好的识字定势。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这是引导学生走开放识字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识字的工具: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学会查字典等,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总结识字的方法,掌握识字的规律,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汉字是表义文字,具有理据性。一个汉字有几笔、由什么偏旁构成,不是人类无意的和随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在的道理或根据,这就是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抓住大部分汉字能够解析字理特点,通过字理分析,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内在的联系,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