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蜡染制品的花样饱满、层次丰富, 蜡染纹样多以花草树木和几何图形为主,兼有适量的虫鱼鸟兽。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因此“冰纹”也是蜡染手工艺的独有特征,“冰纹”被誉为蜡染的“灵魂”
蜡染的制作过程: 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染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蜡染布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无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这些龟纹就是区别真、仿蜡染布的标准,因为任何仿蜡染布设计进去的“龟纹”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而真正的蜡染布往往难以寻找,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龟纹来。
把不需要着色的地方扎起来,使之接触不到颜料,或部分接触染料。或者,把不需要着色的地方,用蜡遮盖,也不会遇到颜料。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套色印染方法。
扎染:在需要染色的布上用笔画上想要的图案,再用线把需要留白的部分扎起来,然后把布放到染锅里煮,因为需要留白的部分被扎起来了,所以接触不到染料,把布煮半小时左右取出风干就会形成所需要的图案.扎染困难的地方在于把布扎起来,扎得不好就不会得到想要的效果,一般只能用来染比较简洁大气的图案.
蜡染:同样在需要染色的布料上画上图案,把蜡煮化成液态,温度不能太高,一般100度左右,用蜡液把需要留白的部分遮起来,一般所用的蜡是石蜡或者蜜蜡混合,比例大概是8成石蜡加2成蜜蜡,蜡染可以用做染比较精细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