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目:企业营销,国内市场重要还是国际市场重要?

2024-12-01 00:18: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争,闭关自守,生存空间只会日益萎缩,难逃失败的命运。

企业要重视危机,并因势利导地化解
中国有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方面,道出了偶发危机存在的可能性与可变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危机发生难以预测的无奈。我们把巨人集团、三株集团、瀛海威网络、红高粱快餐、爱多VCD、亚细亚商场、秦池白酒、南德集团等企业“快起快倒”的典型案例现象称为“小→大→空模式”,国内企业弱不禁风,国际著名企业同样不堪一击。曾在全美乃至全球能源商品交易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安然公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垮台了。安达信在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由曾经排名第一,在企业咨询界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安然事件的牵连下也轰然倒下。就在人们还没有从安然公司破产事件中醒过神来的时候,几乎与沃尔玛平起平坐的零售巨头凯玛特也宣布破产,其连锁商店遍及美国各地和加拿大。今年四月,德国最大影视传媒集团基尔希集团也宣告破产。事实上此前还有两家欧洲著名的媒体集团ISL公司和英国独立电视台倒闭以及世界通信公司、尤科斯公司等等。全球500强的潮起潮落正是给挣扎在痛苦边缘的企业敲响危机无时不在的警钟。
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企业发展速度快得多,垮掉的速度也比发达国家的企业垮得快。有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平均寿命7—8年,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3年,全国的老字号企业已有70%“寿终正寝”。回过头说“小→大→空模式”无处不在。去年年末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央企业有8.1%的资产属于辅业资产,现有职工中近三分之一属于辅业单位职工。由此看来企业做的很大,用三分之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精力去经营不足十分之一的副业,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改革潜力还很大。否则挤进的是全球500大,而非500强。
我们以星巴克举例,这是一家全新的美国公司,也不是点石成金的,1999年星巴克和时代公司联手推出一本咖啡厅杂志——《JOE》,标语是:“生活充满趣味,聊聊吧。”该杂志只出版了3期即打道回府;1999年6月30日,宣布开辟互联网业务,出售厨房用具,第二天公司股价下跌28%;从1998年开始,星巴克开设了5家餐馆,现在全部都没了,老板舒而茨说,星巴克店里的烹饪水平还是要提高……但所幸的是星巴克一直都处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之中。虽然在它尝试开拓新领域之前,业绩扩大的速度已经超过历史同期麦当劳了,但它没有被成绩麻痹神经,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不断地在各个层面和尝试的新领域进行危机分析,思考的是企业宏观的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需要运用什么策略,才能使企业不被潮流所淘汰。最后做强主业,抓住根本,培养核心的竞争能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或许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定期针对目前企业运营的各层面,包括生产、制造、服务、品牌、销售、投融资等各个环节进行分门别类的危机分析,进行风险分级管理,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等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手段。

中国制造业星火燎原,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过去10年间,排名500强的大公司中,美国公司从151家增加到189家,日本公司从149家降至82家,中国公司从3家上升到15家。最新进入500强的中国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其他11家中国内地企业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人寿、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化工进出口、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

回答2:

如果你说的是辩论需要的事实论据,那么你需要到图书馆去,是能提供专业数据的图书馆,不是只能提供杂志的图书馆,数据以及比例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单个的事实自己编造一个都可以,因为你在辩论的时候讲的例子,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比如说现在的你就不知道任何相关例子。
另外事实论据必须能比较好的融合到你的辩论思路里面去,否则再精彩的事例都会显的无力。
从来没有一个厂家只作国际市场而不做国内市场的,这是一个不适合的证据。
这可能是事实,但不能说明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重要,关键是有明显的漏洞,最后这个事实可能会成为对方的证据。
再比如我国的海尔集团,为了更进一步占有亚洲市场,采取的措施是先把产品送进要求更严格的德国市场,再依靠德国打下的品牌效果,最后成功的提升亚洲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南亚市场。
这些都说明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有多重要...

回答3: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了降低决策的风险,及时把握市场状况和消费者需求,企业必须借助市场研究来获得市场信息,以便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和开支。中国市场调查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诞生以来得到了很多企业的大力支持,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成为很多企业的“高级智囊团”和有力的决策支持系统,然而,很多企业由于以往没有经验,或者一年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会聘请市场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工作,对于如何选择好的市场研究公司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一、企业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中的误区
1、企业急于想得到结果,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的“沟通不足”

沟通在企业市场研究项目中非常重要,企业和市场研究公司如果没有深入的沟通,很容易偏离方向。然而,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之前,对有效沟通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够,方式方法及程序也欠科学和严谨。

案例1:某房地产公司想做一个楼盘定位研究,在给市场研究公司发标过程中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则:

(1)限价人民币XX万;(高素质市场研究公司未必应标)

(2)两天内准备标书;(欠缺有效沟通)

(3)该项目的周期必须控制在10天之内;(10天能做什么,无法保证质量)(4)第三天下午五点前确定中标公司。(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投标公司的实力和方案)

从中不难看出,仅凭一本标书文本,双方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认真沟通,评标的质量在一天之内并且这一天之内只是看标书,其缺乏严谨和科学又是不言而喻的。

案例2:某企业市场研究项目“招标”,选择了6?8家市场研究公司。从应标??报标??开标,市场研究公司只知道要做方案,而对方对于高层的有关人员的姓名职务都无从了解。并且对方接洽人员一再强调,我们“领导”会综合考虑您们的项目建议书的,您们先做吧。这样的“招标”,就好像病人请了医生,但是却不让医生对病人有任何深入的了解和接触一样,市场研究公司只有靠“运气”了。从表面上看,这一招标过程十分“严谨”,但实际上却明显地缺乏严谨和科学。

2、拿市场研究公司当私家侦探用

有一些企业在企业的经营或者是市场营销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就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外部机构的支持,市场研究公司自然也在企业选择的行列。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市场研究的作用不甚了解,于是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甚至对市场研究公司期望过高,导致双方沟通失效,不欢而散,也会因此引起企业对市场研究的不信任。

案例:华中某城市2002年由于两家国外仓储式大型超市的进入,引发了商场之间的大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几大商场先后开展了诸如“买200送100”、“让利消费者”、“优惠打折大酬宾”等活动,于是,有一个商场由于没有好的活动而冷冷清清,后面,商场负责人不得不采取全场商品打折活动,最低的商品打到了三折。尽管如此,毅然没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相反,一些进驻的商家由于承担不起如此高的促销费用,纷纷要求推出。该企业为此找到市场研究公司,市场部的经理急不可待的请求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经理们帮忙出谋划策,但是他们的要求却与市场研究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背道而驰,他们要求市场研究公司出面收集竞争对手的销售额,各类产品的销售比例等等,以找到有效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打破僵局。但是市场研究公司并不是搜集情报的,而是研究市场状况的,何况得到对手的销售情况后的意义并不大,该商场所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消费者为什么不会被吸引前来购物。最后市场研究公司提出的方案包括了对该商场的目标消费者进行定位研究,寻找消费者对商场不满意的地方、其它商场能够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原因,以及不来此处购物的原因、消费者感兴趣的促销办法和对商品的格局的建议等等,但是最后该商场负责人还是以不能获得销售额而否决了,甚至埋怨市场研究公司“这么一点情报都搞不到”。

市场研究公司思考问题是从如何解决问题出发的,通常受到企业委托后,都会确定研究目的和预期结果,再在如何达到目的进行方案设计,但是市场研究公司不是专门帮企业搞情报的,严格说来,市场研究公司不能与“私家侦探”混为一谈。

3、企业有居高临下的“购买心态”

“招标”这一购买手段往往适用于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情况之下,正因此,凡采用招标形式的企业往往有十分明显的“购买心态”,这就会造成发标方与竞标方产生明显的不对等状态。 案例:某移动运营商要做某个群体的用户满意度研究,根据样本设计的科学性,只需要600各样本就够了,但是运营商非提出来要做1000个,认为1000个样本才够精确,其实了解市场研究的人都知道,样本量加大对于精度的作用是比较小的,而且还会增加成本,最后参加竞标的市场研究公司再三解释也没有用,为了获得项目只有被迫按照要求更改;这样的招标由于合作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没有办法在一个平台上来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很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对市场研究公司和企业均百害而无一利。

4、总是想少花钱办大事

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舍不得花钱,不能够正确评估市场研究能够带来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是一些刚成立的小公司为了争取客户,不得不“折本求荣”,以至于误导了企业对市场研究价值和价格的判断。案例:某企业想投资建立一家西餐厅,因此需要研究当地的西餐消费习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入市场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当时找了三家本地刚成立的市场研究公司,同时找了一家全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同是一个项目,同样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量,知名公司与本地公司之间的差价竟然在4万左右!有个公司竟然报出了每个样本20元(包含了从问卷设计、实地执行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费用)!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问卷印刷费、抽样的费用、访问员劳务费、被访者礼品费、复核员劳务费等等,加起来也不止20元,这样的价格就根本没有包含市场研究公司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如此低的价格,如何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

企业从节省成本来考虑纵然无可厚非,但是市场研究项目同样是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5、不了解市场研究的高度保密原则

目前国内市场研究行业普遍都遵循欧洲民意市场研究协会制定的“ESOMAR”规则,该规则明确规定了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合作的“保密原则”,比如市场研究公司要替企业保密,替被访者保密,然而很多企业却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为了想了解市场研究公司的实力,就要求市场研究公司提供做过的同类项目的调查报告,这是违背市场研究的规则的。 案例:某区域有企业要做一项市场研究,邀请了当地几家市场研究公司参加投标,在市场研究公司递交了项目建议书后,为了综合评估各个公司的实力,企业要求市场研究公司提供他们做过的同类项目的市场研究报告,有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就将曾经做过的一个客户的报告打印出来提供给该企业,最后该公司成功得到了项目。一项市场研究成果提供给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享有版权,同时市场研究公司必须履行保密职责。试想,他可以现在提供同类公司的调查报告给您,您怎么就不担心下一次他将您的报告泄漏给您的竞争对手呢?企业需要慎重对待这个问题,有一些原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像上面这样的市场研究公司根本就不合格。

二、如何找到优秀的市场研究公司
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锁定市场调查目标

企业要想解决营销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一般来说,企业要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了解哪一些信息是自己已经既有的,哪一些需求外力帮助和支持,这些信息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哪些问题,只有明确了方向、目标和需求之后,与市场研究公司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否则,往往会跌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误区。

2.有品牌的市场研究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目前作为智力服务型行业,市场研究公司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很多市场研究公司都会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等媒体公开发布一些自主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实力,从数据当中来评估市场研究公司是比较好的办法。通常,市场研究公司都不会去做“硬广告”,专业研究文章和数据发布得多的品牌公司,也是值得信赖的市场研究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都会是某些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对于方案设计、数据的收集和阐释能力都较强,并且内部的运作非常规范,目前可以结合国内的《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等媒体上的一些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和文章来进行选择。

3、评估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专业对口特长对路

企业评估选择市场研究公司,建议采用以下程序模式:

A、互动对接:建议企业提供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市场部领导和高层进行会谈的机会,主要目标是在企业市场研究目标和标的锁定方面达成共识;

B、前期了解:建议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之前,深入了解市场研究公司的背景,专业特长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资历;

C、培训先导:一般来说,市场研究公司都具备一定的培训能力。所以,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为慎重起见,则可以要求市场研究公司就市场研究的相关知识和部分方法技巧先到企业上几堂课程,通过培训和双方的沟通交流,能够比较直接和直观地对市场研究公司能力和专业水平等做出判断,这一方法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D、评估选择:最终的评估中,企业需要对市场研究公司的方案进行仔细的研究,主要包括抽样方法、样本量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后期分析中的方法技巧,并对当中的疑点与市场研究公司进行沟通,以全面了解市场研究公司是否胜任。

当然,市场研究公司的专业特长各有不同,天下没有包医百病的医生,也没有无所不能的市场研究公司,一般可分为很多专业类型,各市场研究公司对行业的认知深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必须做出正确判断的,目前很多市场研究公司内部都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内部设立了按照行业的专业研究事业部,或者有些市场研究公司只从事某一些行业的市场研究,这样的市场研究公司在解决的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都比较强。另外要看市场研究公司的工具,比如能够使用什么样的模型和方法来简单明了的解决和阐释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市场研究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规范性。

回答4:

企业营销,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重要!立足本国市场,发展国际市场才是明智之举!

回答5:

重点是拉动内需!企业营销国内市场重要,国际市场也重要,关键是国际市场现在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