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枪式起爆
“枪式”原子弹将两块半球形的小于临界体积的裂物质分开一定距离放置,中子源位于中间。在核装药的球面上包覆了一层坚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将过早跑出来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
在中子反射层的外面是高速炸药、传爆药和雷管,再将雷管与起爆控制器相连接。起爆控制器自动地起爆炸药。两个半球形裂变物质在炸药的轰击下迅速压缩成一个扁球形,达到超临界状态。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链式反应迅速进行,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就是杀伤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爆炸.。
2、内爆式起爆也称为收聚式起爆
收聚式原子弹的外型比较短粗,核装药不像枪式原子弹那样只有两块,而是许多块,它们对称的分布在以中子源为中心的球面上,很像一个有皮块拼接的足球.在每块核装药的外面装有中子反射层,再外面是高爆速炸药、传爆药和雷管。所有雷管都与起爆控制器相连。当起爆控制器按照预定的起爆时间发出的起爆指令时,所有雷管便同时引爆传爆药,所有炸药块同时向里爆轰.每块核装药在炸药的爆轰下,受到压缩,并以很大速度向球心的中子源运动。
核装药在高速向球心靠拢时,相互碰撞,产生的高压使核装药在球心处达到高超临界。同时,球心的中子源射出大量中子,链式反应开始,向外膨胀。在内外力量的夹击下,核装药体积达到最小,密度最高,链式反应激烈进行,在不到几微秒的时间内,放出巨大能量,温度可达3×10⒎~4×10⒎℃,压力高达数百亿个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101325帕),其杀伤威力远在枪式原子弹之上。
扩展资料:
1、冲击波的防护:冲击波通过凹凸地区以后,冲击力量明显减弱,所以在战壕内、土坑内、土丘后、坚固的矮墙后等亦能起一定防护作用。进入人防工事和坑道内能有效的防护冲击波伤害。
2、早期核辐射的防护:早期核辐射作用时间持续几秒至十几秒,因此发现闪光后,立即进入掩体或工事,可以减少核辐射的照射剂量。光辐射作用时间很短,其热能只能被物体表面吸收,对地下工事不产生破坏作用。
3、放射性沾染的防护:沾染区的地面剂量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即爆后时间增加至七倍时,地面剂量率约下降到爆后一小时的十分之一,爆后四十九小时约下降到爆后一小时的百分之一。所以应尽量推迟进入沾染区。爆炸后,专业人员迅速进入爆区,对居民聚居区、主要道路和重要目标,进行辐射侦察,查明沾染情况和程度,并插上标志,暂时禁止通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弹
枪式又称压拢型,即把2~4块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在化学炸药爆炸力的推动下迅速合拢而形成超临界状态。例如,沿着一管子可以把亚临界的裂变材料推进到另一块球状亚临界裂变材料块中,也就是射进“枪管。枪式结构比较简单,设计起来比较有把握。枪式结构只能用铀235,不能用钚239,主要原因是枪式结构对过早点火特别敏感,而钚239正好比较敏感。投在日本广岛的铀235弹“小男孩”就用此法。
内爆法, 又称压紧型. 在核装料外包一层反射层, 再外一层是炸药, 炸药层外是密度很大的金属外壳, 通常选用铀238, 因为他既可以反射中子, 又可以延缓爆炸向外的膨胀过程以延长核反应时间. 化学炸药引爆后便产生向球心会聚的爆轰波, 压缩处于次临界状态核装料, 使其密度迅速增大, 以达到超临界状态
引爆原子弹有两种方法——子弹法和内爆法。
子弹法是把两块亚临界体积的浓缩核裂变材料,例如铀(或钚)分开,引爆时让其中一块撞击另一块,使两块亚临界体积的核裂变材料合在一起,变成一块超临界体积,使之引爆。用钚239做为装药,对装药利用率低,但是技术简单。
内爆法是内聚引爆法的简称,也叫做向心引爆法,就是把核裂变材料均匀地散布在一个球面上,引爆时让它们向中心内聚成一块超临界体积的核裂变材料,使之引爆。以铀235为主要装药,其中铀235做成圆环状,分别放置在一个中子源的四周,起爆时先引爆烈性炸药把数个部分同时推进到中子源处,核装药达到临界质量,临界温度,加上中子源照射,就起爆。这种原子弹技术比较复杂,要解决同时起爆的问题,一般要在先拥有枪式原子弹后才能制造,但是其对装药的利用效率比枪式高很多,可达1%左右,对核弹的小型化有很大的促进。
内爆法 枪法 。。。等等
是核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