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竟落到我头上了,虽然同学们认为我的口才还不错,但平生第一次参加辩论赛,心中不免充满焦虑。四处搜集材料,做了一个初步了解,身为反方辩手,我做了一点小小的总结。
首先,什么是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是什么呢?明确一点,我们所谓的大学教育与小学以及中学教育完全不同。大学教育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独立人格的塑造,它培养的是一群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德才兼备,具有创造性的人。它的目标是:一,人文教育;二,科学研究与创新;三,社会服务。理念是传承文明,造就健全国民,培植社会资源。
其次,我方认为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原因有三。第一,社会和人类赋予了大学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完善学生人格的神圣使命,可以说大学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应为个人利益的满足就忘记了我们应肩负的责任,我们更不应该让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自己成为满足市场的挣钱机器!第二,大学教育可以与市场有合作有帮助,但是市场绝不应该凌驾于大学教育之上成为大学教育的总司令,大学教育要引领时代进步,有其前瞻性;要放眼社会的长久发展,有其长期性:与此相对,市场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其功利性;市场的供求信号还有短期性和滞后性。如果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难道我们大学教育也要盲目的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吗?因此,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大学教育是人才的摇篮,但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企业家的摇篮,它更应该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的摇篮。市场需求包含于社会需求,但是社会需求不仅仅是市场需求。翻开人类文明史,大学教育秉承着探索真理的理念,培养出一批对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办法在十年二十年内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但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帮助人类摆脱蒙昧与无知,更好的认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所以说,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我们反对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是因为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企业的发展无疑要以市场为导向,否则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即便如此,也必须用宏观经济调控来避免"市场失灵"时的经济大崩溃。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的表现有:第一,市场解决不了总量问题;第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协调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第三,市场机制无法 自发地消除垄断;第四,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假设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一套来治理大学,就意味着大学里的一切,包括院系的设置,课题的选择,人事安排和聘用,职称评定,以及一切都得围绕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运转了。那么大学教育就可能不以文化传承和创造,人文教育为指向,而变的急功近利丧失文化殿堂的尊严和使命。不能传承和宏扬本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来适应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未来世界的格局。
最后,在市场变幻莫测,功利之风盛行的今天,谁来捍卫人类文明的神圣?谁来呼唤人性中的真善美?谁来保持客观的心境对未来运筹帷幄?谁来平衡金钱与真理在地球上的对抗?是我们这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啊。这些便是我们大学教育的使命,现在让我们摆脱市场套在身上的枷锁,明晓“削足适履非明路,因材施教是正途”,让自由的灵魂告诉世人: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在此,我还收集了其他论据,以供参考:1.以市场为导向只能随波逐流,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来源于他的兴趣,如果根据兴趣潜心钻研,做到这个行业的第一,那么他不需要以任何市场因素为导向,因为市场会以他为导向。
2.大学生应该以自身的能力特点为导向,如果你非要让一个短跑健将去跑长跑,就是浪费人才。
*注*:绝大多数资料来自网络,我只是进行了小小的整合,不足之处,请您给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