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指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从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宗教(伊斯兰教)方面来说,就是深入到别人的世界里,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去感化他人,表现主义思想流派的一种,主张对荒谬的世界做有限度的斗争。
出世: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也是存在主义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将生存托付给宗教,以摆脱荒谬世界。
古代老子推崇出世,孔子推崇入世,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拓展资料:
道家与儒家的入世与出世: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入世”情结尤为突出。首先,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其次,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
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再次,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
道家哲学: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我们比较熟悉的道家学者有老子和庄子,有人看到老、庄主张“顺道”、“无为”、“逍遥”,加上都是道家学派的,都会觉得他们两个都持出世态度,进而得出“道家哲学是出世”的结论,其实并不然。
道家的统一在于他们认为宇宙本是“道”,“道”存在于“自然”当中。是“道”,“道”存在于“自然”当中。
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本段借鉴过去的一篇笔记,原作者忘了)
2。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所谓出世与入世之分,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不同。出世者,清净无为、自得其乐,不过问世俗之事,不参与世间之争,对功名利禄、利害得失付之淡淡一笑,如浮云在天,虽瞰视万物却出泥不染,静心为上也。入世者,修身齐家、积极进取,周璇于人际之间,奋斗于物权之内,对功名利禄、利害得失用以浑身解数,如虎豹掠食,虽气贯如鸿却伤痕累累,健体为上也。对出世与入世的区分,我们第一感觉就是道家与儒家的区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道家的人是仙风道骨、目空一切、隐居厌世、不食人间烟火;而儒家的人是君子风范、饱学之士、齐家治国、游走社会各方。这两种印象并没有错,只是有点过格,因为记录各自形象的文字不是出自自家的著作,而都是对方在记录对方的言行,这样,难免(应该说肯定)会参杂着误解甚至诋毁。这个我们知道就好,我想说的是,这2500多年前产生的,后来又成为我们中华文明两个主流思想的哲学体系,到底反映了什么?或者说,现在中国人的文化取向到底是哪个派别的结果呢?两者都有!应该说,中国人人生哲学的取向在两个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儒道结合的哲学观。第一种力是官方哲学的拉力。从汉代开始,中国的官方哲学就是儒学,尽管在每次改朝换代之后的数十年里经常会采用道家休养生息的方法来恢复生产,但要想使国家强大,就必然要倡导积极、奋进的儒家思想来推动生产的发展,才能国富民强。所以,我们从这里也看到了儒道两家的区别并不是学说本身决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这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吧。而第二种力就是民众自身选择的力。道家哲学的产生,也是时代的结果。春秋战国连年战争,人民生产生活被严重破坏,这时,祈望和平、安乐的道家哲学孕育而生,它代表着广大民众的愿望,也是人追求内在自由、向往精神和谐的潜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应该说是一部战争史,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战争,尤其是边境的民族之战,即使是国富民强的朝代也避免不了大规模的军事征伐。这些长年的战争,必然增加人民的负担,所以,道家哲学的存在一直作为民间哲学而获得更为广泛的流传。写到这里,大家似乎也都明白了,开篇所说的出世与入世之分,似乎用道家与儒家作为标志并不恰当。是的,中国哲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人格化、伦理化特别浓厚,也就是特别的亲民。不论是道家哲学还是儒家哲学其实都是入世的哲学,都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哲学,都是基于人生的哲学。只不过,在价值取向上,道家更侧重于修身养性、无为而治,儒家更侧重于终生奋进、天下己任罢了。尤其在现在的社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是不可能完全出世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密,社会分工更加细致,无法再重现桃花园林的小国寡民生活了。同样,也不能完全入世,物质条件固然是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不能被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孔子也教导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的入世前提还得经过格物、自知、修身三个阶段呢,所以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也要回归一下心灵,这恰好与道家哲学完美的结合了。每个人都在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的滋润我们的心灵,在这个更加开放、更加扑朔迷离的社会中,为自己确立一个坚定的信仰,一套符合心灵的人生哲学,将是我们一辈子的快乐和幸福!
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
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我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两种哲学观点不同,最终又完美结合,达到世俗与精神锲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