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除为害杨属各树种外,也为害柳、槭、樱、接骨木、花楸、桑、木槿等木本植物。常引起林木特别是防护林和行道树的大量枯死。
【症状】
杨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发病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渍状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手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树皮便干缩下陷、有时呈龟裂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或雨后,自此针头状小突起中挤出橘红色胶质卷丝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细胞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当病斑迅速扩展并绕干一周时,由于输导组织被破坏,因而导致病部以上枝条死亡。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枯梢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枝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枝条便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植物病部越冬。于3月下旬在树干病部糟烂部分或枯枝上普遍发生子囊壳。用子囊孢子接种7天左右即发病,15天左右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自然界,孢子借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也有一定传播作用。病菌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体内。
该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生,各地区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也不同。河北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6月份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至9月基本停止发展。
引起杨树腐烂病的这两种真菌都是弱寄生的,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弱的部位生活,并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
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种、树龄、林带结构、方位及密度等有关。一般地说,小叶杨较抗病,加杨、美国白杨也较抗病;而小青杨、北京杨、毛白杨较感病。当年定植的幼树及6~8年生幼树发病重。防护林、片林的边行,尤其是迎风的边行,由于受风沙侵袭,温差变化大,故病害也较严重。立地条件不良,管理不善,其他病虫害严重,生长衰弱的林分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
(1)插条应贮于2.7℃以下的阴冷处,以免在贮藏期间大量受侵染,或因贮藏不善而降低插条生活力,为病菌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2)注意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保证成活。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合理修。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及时运走和处理。修剪时对病枝、枯枝特别注意清除。
(4)作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作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件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应在早春用高浓度的石硫合剂等喷洒,以便铲除菌源。
(5)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的边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6)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对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除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生活力外,可以及时砍去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药处理。目前防治腐烂病的常用药剂有10%碱水(碳酸钠)、10%蒽油、蒽油肥皂液(1千克蒽油+0.6千克肥皂+6千克水)结合赤霉素(100毫克/千克)、1%退菌特、5%托布津,50毫克/千克内疗素等,以及砷平液等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效果较好,也可试用。
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西洋梨系统感病较重,砀山酥梨、黄梨、苹果梨受害也重。鸭梨、白梨一般发病轻。
2.加强栽培管理,千方百计增强树势,防止受冻,提高抗病力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途径。
3.重刮皮6-8月用锋利刮刀将树干病皮表层刮去,一般要刮去1毫米表层活皮,到露出白绿色健皮为止,注意要刮净病变组织。对枝杈等树皮较薄部位要细心刮,防止刮透树皮。
4.在刮除主干、主枝上病组织及粗皮基础上,喷具渗透性、残效期长的杀菌剂,铲除树皮上潜伏的腐烂病菌,防止病菌侵染预防发病。对主干和大枝基部喷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5%百菌毒清水剂200倍液,需注意防止药液伤害叶片,采果后,于晚秋冬初再喷一次药。
5.发病初期,在病斑较小时及时刮治。检查间隔时间,要根据树势、发病情况安排,重点要防在夏秋季和冬春季发病期前。刮治时一定要刮净,树皮下没有烂透的,可只刮表皮病层;病变较深的,木质部以及病皮都要刮净。
6.将刮掉病残体收集起来,集中深埋或烧毁,清除病源。
7.冬季日照强地区,入冬前刮净的腐烂病皮部涂上白涂剂。其制法:生石灰6公斤,食盐1-3公斤,水20公斤,先将生石灰溶为石灰乳,然后再加入食盐和足量水。
8.主干和主枝伤痕部较大部位,可进行桥接或脚接,帮助恢复树势。
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