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知道廉颇的多,了解郭开的少。 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廉颇是赵国的一员大将,曾和蔺相如一道为捍卫赵国的尊严和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给后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但赵孝成王过世后一代名将廉颇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先是被剥夺了兵权,接着被迫逃亡到魏国,最后流落到楚国渡过了他凄凉的晚年。 是谁让一代名将落魄潦倒?主谋就是悼襄王的宠臣郭开。郭开是一个擅长吹牛拍马的小人,嫉恶如仇的廉颇曾在一次宴会上当面斥责过他,所以郭开对廉颇一直怀恨在心,只是找不到机会报复。孝成王死后,其子继位,是为悼襄王。悼襄王昏庸无能,好听谗言,宠信小人,于是郭开大得信任,而耿直的廉颇就只能亡走异国,寄人篱下了。后来秦国大举进攻赵国,悼襄王在大臣们的提醒下想重新起用廉颇,但郭开用重金贿赂了赵王派出的使者,结果使者给赵王带回的考察报告是:“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这不足20个字的结论,断送了一位宿将的一腔报国之心,也断送了赵国的生存机会。最终还是这个郭开,接受了秦国间谍王敖的贿赂,谗杀了赵国的最后一位名将李牧,从而彻底葬送了赵国。 小人得势,则必然英雄末路。赵国之亡,固然是时势,但悼襄王亲小人,远贤能,则加速了自身的灭亡,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活该! 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开身为赵国的大夫,且深得赵王宠信,赵国一完蛋,自己的靠山也倒了,他怎么就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后路?可惜,这种担心对小人来说是多余的。小人谋国的心思没有,但谋己的门槛却精得很。郭开在逼走廉颇、谗杀李牧之前,秦国早已给他开了“接收证”,所以做起坏事来当然就有恃无恐了。在小人心中,做一桩恶事是恶,做两桩还是恶,所以干脆就坏事做绝,做到底。赵国完了,他郭开摇身一变到秦国照样做官,一样吃香喝辣,不过老天有眼,赵亡不久郭开就成了别人的刀下鬼。 郭开作恶时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秦国间谍王敖曾就郭开谗间廉颇事问道:“你不怕赵国灭亡吗?”郭开答:“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为泄一己私愤,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这就是小人的逻辑。 这个让人诅咒的家伙虽已死去两千多年,但其幽灵似乎总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蛀虫、国蠹,为了个人的私欲,可以无所顾忌地践踏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他们奉行的哲学本质上和郭开并无二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国家是十多亿人的国家,国家的安危,那是别人的事,于“我”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无权时争权,有权时争利,嫉贤妒能,党同伐异,公报私仇,贪婪无度……只要自己捞足了,哪怕是“洪水滔天”,哪怕是亡国灭种,又何足惜哉!必要时还可以飘洋过海,或摇身一变,照样吃香喝辣,风光无限哩。 一部中国的封建史就是君子蒙冤、英雄落难,小人得志,奸宄横行的黑皮书。王权专制是郭开式的人物绵绵不绝的根源,阴魂不散的封建文化的残余是郭开幽灵得以生存的土壤。可以断言,只要专制文化的土壤一日未除,郭开这等人物就决不会销声匿迹。
郭开是战国时期赵王迁的宠臣,也是赵国的两抄元老。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兵迎战。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见是李牧领兵迎战,秦国深感强攻无望,于是便用重金贿赂郭开,让其设法说服赵王迁召回李牧。贪婪成性的郭开收受贿赂后,诬陷李牧、司马尚等谋反,赵王迁不察真相,盲目决策,派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并将李牧杀害。李牧被杀后,王翦率秦军乘机大败赵军,俘虏了赵王迁,就这样,把赵国吞并了。 他的嘴巴害了赵国的两名大将,廉颇和李牧.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见是李牧领兵迎战,秦国深感强攻无望,于是便用重金贿赂郭开,让其设法说服赵王迁召回李牧。贪婪成性的郭开收受贿赂后,诬陷李牧、司马尚等谋反,赵王迁不察真相,盲目决策,派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并将李牧杀害。廉颇逃往外地时,赵王想起了廉颇,,派使节去看望.就在这时,郭开拿了重金给那位使节,叫他说廉颇的坏话,使廉颇不能再返沙场.所以有些评论说赵国的灭亡和郭开的嘴巴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