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算是吧! 客家,这个被称之为“客”而又以“客”自称的民系是华夏民族中重要而又特别的一支。
客家先民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拥有着正统的中原士族血统。两千年来由于北方异民族的入侵、战乱以及调迁等原因,这群中原的汉人逐渐往南迁移,最后集中的定居在江西、福建、广东地区,而后又扩散至四川、广西等地。相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他们是客,故称为“客家人”。“hakka”是客家的英文名称,这个来至国际公认的拼写方法来源于“客家”的方言发音。(音为"haga")
据史料,古代中原人发生过几次的大规模南迁。第一次是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数十万大军攻灭楚国。为了加强对中国南方广袤地区的控制,派50万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因军事性拓地戍边而造成的政治性移民事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人流在了粤东北这一后来的客家人地区。第二次是发生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及其后长达百年的所谓“五胡乱华”时期, 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其中包括了原中原衣冠之家的政治集团。这一中国历史上的移民 高潮造就了越海系,湘赣系,以及后来被称之为客家的重要支系。第三次是由唐代中期“安史之乱”、末期的黄巢起义及五代十国的动荡所引起。其中安史之乱引起的中原人民除了南迁至两浙之外,也使得不少中原人迁入相对安宁、和平的南方各国即现在的闽、赣、粤等地。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靖康之变,宋室南迁。接着元军南下,南宋灭亡,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 汉人南迁高潮。由于文天祥南下抗元主要在粤、赣、闽一带,这都很大的促使了客家民系的形成。此后,满人入主中国,客家人在抵抗南下清兵失败后被迫迁移各地,而雍正年间的“移湖广,填四川”,使得又有大量客家人进入广西、四川等地。在近代的一两个世纪,客家人迁移海外的人数逐渐增多。不少移居东南亚、东非、欧洲(如荷兰、英国、法国...),南美(巴西等)、加拿大、美国等。在12亿的中国人中有7%的人是确切的客家人或其后代,还有更多的客家人在迁移的沿途定居下来,不过这些人大都被当地居民同化而失去了客家人所具有的特征。客家人在语言的表达、习俗、饮食等方面都保持着相当的先秦(约2200年前)文化特征。此外长期的迁移生活也磨就了客家人既固守传统,又用于冒险开创新机会的,坚忍勤劳的个性。
客家人是当地常住人对外来常住人的统一称谓。不是什么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