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分析小说文学所独有的艺术特色,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小说的含义与概念,也就是要搞明白什么是小说——小说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众所周知,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在这三要素之中,重中之重就是描写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正所谓“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而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不可马虎的。如此而来,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
永远要记住,“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小说要塑造人物,而塑造的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正如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下面来说说小说的几个常用技巧。
1.“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很普遍很流行的文学方法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相信你应该知道卓别林,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是最佳的佐证。
3.“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 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
4.“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 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 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
5.“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小说作者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偶然中隐藏着的必然性,学会在写小说时运用这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它能引发读者寻根盘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读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意义。这里要举例,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对此技巧就运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这样的:小 职员的妻子路瓦裁夫人为了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在准备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时,向她 的女友借了串项链配戴。当晚,这项链加上她的美貌,确实让她出了风头。不料,乐极生悲 ,在归途上她竟丢失了项链。为了赔偿这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经过十年艰苦 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因买项链所欠的债。谁知待她刚还完债,便发现她原来借的项链是假 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虚荣换来的是半生痛苦。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节,节节都隐蔽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6.“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法: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及小小说。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也可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生活中的集合体)
6本近期出版的新书分享|悬疑|推理|艺术|小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