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一把保护伞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让我想到了很多。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在蔚蓝色的大海里,一条眉头紧锁的鱼儿正举着一把破旧的雨伞艰难地向前游着,伞上面不停地有生活垃圾砸下来,鱼儿的伞不小心被一个啤酒瓶砸歪了,鱼儿用力扶住伞,继续向前方游去……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为人类叹气,为动物叹气,也为地球叹气!
一开始看这幅漫画的时候,不免会让人感觉到有些小题大做。本来嘛!不过是一些平凡的瓶瓶袋袋罢了,能对环境造成什么威胁呢?后来,当我用心去品味这幅漫画的时候,才发现它背后蕴含的深意。
人们都说大海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因为大海的确为人类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源。但是,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去“取”,而不懂得珍惜、保护,那么就算再丰富的资源也会有耗尽的时候。就像那幅漫画里所叙述的内容一样,在我们的印象中,鱼儿应该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但如今,它们却要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反省吗?平日里,人们总是宣称要“从我做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口号喊得虽响亮,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如果人们不能自觉保护环境的话,那还不是等于空头支票一张吗?
如果我问大家是否多多少少都受到过有关“保护环境”的教育,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但是,如果我问你是否每一次都能真正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你还能像刚才一样不假思索地回答吗?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直到现在,我还因为那件事而深深地反省着自己。那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张有关环境保护的手抄报,我立刻上网搜了一大堆相关的资料,随便选了几段就抄在了纸上。第二天,老师问了我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我顿时间懵了,这我哪知道啊!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师当时问的那个问题,竟然就在我的手抄报上……现在想起那件事来,我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虽然当时老师让我们办手抄报的目的是培养我们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操,但是我们却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再次将那幅漫画捧至眼前,我不禁为画中的鱼儿担忧起来:一把伞,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呢?如果照画中的情形发展下去的话,人类势必将会给动物造成更大的伤害,而那把伞也终有一天会支撑不住的 ……想到这里,我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动物和生态资源受到伤害,那么人类也会灭绝。照这样看来,人类亲手将自己的生命断送的说法就要变成现实了。是啊,鱼儿手中的伞不能支撑太久,人类这样“坐吃山空”而不懂得去珍惜资源也并非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要用自己那颗热爱地球的赤诚之心尽全力来保护环境,用自己的双手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共同支撑起一把守护伞!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地球,为人类的幸福生活献出一点爱!
唐肥肥只好听秦老师的话,放学去了办公室。 “报告,老师,我来了!”唐肥肥说。
“进来吧!”
对于办公室里的所有老师来讲,唐肥肥已经不是什么“新新人类”了,他已经成了那帮调皮学生的代名词,每天都要来办公室报道,着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
“唐肥肥,说说你为什么犯错吧。”秦老师的眼镜片反着光,看起来特别严厉。
“哦,我觉得我错了,不应该说古精精是‘四支眼’这样,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影响了我周围其他同学的学习。我真的错了,不应该上课吃零食,这样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希望秦老师原谅!”唐肥肥经过数年的锻炼,被秦老师练成了“金刚齿”,秦老师每次都是先让他说说自己哪里错了,只要唐肥肥按照她的要求说错,秦老师就放唐肥肥走了。
“恩,态度还比较诚恳,用了一个排比,生动的体现出你的懊悔,希望你以后不要在上课时吃零食,走吧。”秦老师做了个打发他的手势。
“老师万岁!走喽!”唐肥肥得意的走了,每次犯错,秦老师都是这样放他走的,语文老师就是语文老师,到了那里都是作文作文,呵,不过也怪好哄的。
“等等,唐肥肥。我想了想,你还是明天把家长叫过来吧,你上课吃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别的没事了,你走吧。”
“啊?又得叫家长,不知道妈妈该怎样打我了,唉!”唐肥肥刚刚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变的郁闷起来。
“妈,老师让你去一趟!”唐肥肥一进家门就对正在厨房里的妈妈说道。
“你这小子,是不是又犯什么错误了!你妈这脸非得让你给丢尽了!”妈妈生气的嚷道。
“只是上课吃零食,被老师发现了......”
“吃吃吃,你一天就知道吃,你还知道干什么?!”
“你去就行了呗!”
“真是的,也不给我争点光,整天让我挨秦老师的批评!真拿你没办法!”
唐肥肥的妈妈第二天就去了学校,秦老师又是做思想教育,又是批评。妈妈憋着气,回到家就把气撒在唐肥肥身上,不用说,唐肥肥的
屁股又该遭殃了。
月初,阅览08年第一期《小学语文教师》。 对于期刊内《“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笔者所讲述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卢雷进行《开国大典》备课的故事,我记忆犹新——
还未备课,贾老师的第一句话就问卢雷,“课文会背吗?”当时卢雷说自己不会,他立即要求卢雷“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 。贾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却让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称其为“语文”。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诵读能力怎么样呢?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强化的时候,我是否能够以身作则地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呢?是否我已经失去了对学生身先士卒的示范指点呢?时下又有几个语文老师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背书给他们听呢?日常学习时,我们是否只顾着滔滔不绝地传“道”,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是否已经失去了很多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
如果你,曾幸运地走进贾志敏老师的课堂或聆听到他的讲座,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对经典课文的诵读,还是对精彩习作的记忆,贾老师都能够脱口而出。已经不再年轻的贾老师,可以为我们展示多篇文章的熟读成诵的基本功,那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课文都能在贾老师滔滔不绝的背诵中“活”了。当我们为贾老师居然有这般清晰的记忆,这般流畅的表达,这般敏锐的反应,这般游刃有余的课堂教学惊叹时,也不难理解贾老师背后所蕴涵的,又何尝不是对一篇篇美文熟读成诵的结果呢?我想到大概这就是,功夫在教外,功夫在读中吧!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话多么的掷地有声啊!
在我校07学年上半学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年轻的王国斌老师所教学《庐山云雾》一课,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上课的音乐声响起,伴随着悠扬“神秘园”,王老师开始了对“庐山云雾”诗一般的诵读——“古往今来,人们提到庐山,常常把它和云雾连在一起。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更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了神秘感。……”
整整40分钟的课堂,他的目光没有一刻是盯着书本,却时刻深情地看着学生——原来,王老师早已把课文背诵地琅琅上口,惟妙惟肖。是啊,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庐山云雾的趣味无穷早已在王老师抑扬顿挫的背诵中,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面前。课堂氛围宛如庐山云雾,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飘飘悠悠,学生和听课老师犹如文中那位“清代学者”,个个心醉了……
无独有偶,不久后的一次教研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青年名师肖绍国老师教学《姥姥的剪纸》。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肖老师示范朗读,他时不时地抛开课本,面对学生诵读,声音浑厚,情感浓郁。学生随即体会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和舐犊情深,融入了笑源的心梦之境和对童年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恩之情中,随后学生的朗读也倾情投入。不知不觉地课至正酣时,经典银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处岁月》的旋律开始缓缓流淌,肖绍国老师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
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是呀,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有一首歌这样唱着:(教师轻声哼唱)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朗诵读完,在场老师和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学生在肖老师的深情演绎中,用一颗感恩的心记住了亲人、故乡永远是自己情归的港湾,懂得了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以上两节课堂中,老师的背诵带给了学生强烈的心灵冲击。这样的精彩,源于两位教师对“读”的内涵的深刻体认。我们能裁度猜度出:备课时,他们对读下了多少苦功!
现在,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提出有效课堂要借助于有效的备课。有效的备课要借助于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那么,是否有效课堂也取决于老师对文本“读”的备课呢?
听各位名师的课,我们都会十分关注他们的教学设计。其实,名师课堂的精彩,最根本的还是来自名师们对教材的“读”啊!
还记得05年,我在踏上讲台不久后的一次课堂教学中,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我省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的指导,盛老师的指导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当时,我初次接触新课标,初次担任中段教学任务,“勇于发现、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我正开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中颇为打动人心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尽管是随堂课,我仍毫不含糊地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所备之课,也自认为是博采众长,探究创新的结果。可是,实际教学并不近人意,在朗读文本时,多数学生读得勉强有点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更是屈指可数。课后究其原因,盛老师并不责问什么,只是拿起课本,看着我静静地说:“告诉我,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老老实实交待自己先查了各种资料再备课,至于课文只是匆匆读了5、6遍,并没有去深究啊!
是的!“读”书第一,一点不假。正像盛老师所指正的那样,备课不备“读”或少备“读”是我这节课所呈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某个角度说,我读得有多好,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有多深。如果我对文本读得越透,视觉越独特,那么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只有这样,备课也才会有我自己的个性!
盛老师寥寥数语,却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备课,我们一定要先“读”课——必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凡是让学生看我们老师读的地方,最好我们能背出来。在课堂上,我们的表情和手势也要经过反复琢磨,只有备“读”时,在“声”和“情”上下足了功夫,上课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一篇人教版小学实验教材课文,通常只有几百字,偶尔才上千字。尽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篇幅都不算长,但是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处理语言文字的技巧,绝不是老师粗读一两遍就能全面掌握的。假使我们认为,小学课文大白话,平淡无味,翻两遍就认为自己懂了,那么我们就不能进入教材意境。不下点苦功夫,哪能把文本精华发掘出来呢?语文老师钻研教材,犹如沙里淘金,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更何况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少课文还是名家名篇,我们备课时必须得读熟练了,最好能脱口而出(如果遇上要求学生背诵的片段、文章,我们自己首先要熟记于心。),才能创设一个个性化的课堂啊!
从那以后,每每备课,我时时不忘将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五遍,并标记上段落,划好生字词,再写上批。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读熟,直至能够声情并茂地在学生面前范读课文,常常不用看教科书就可以把原文或精彩的片段背出来,让学生感到惊讶!同时,我也很少再为一读书就忘记情感的投入而担心了。
教学《观潮》,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几次要求学生把书放下——“看老师读”。当我毫不含糊,声情并茂地范读(背诵)起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还没有读完,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课后,当学生得知我能有声有色地范读,正是平日“读”占鳌头,文章不厌百回读的结果时,顿时个个肃然起敬。学生的模仿力是相当惊人,看了我的诵读之后,他们朗读、背诵课文都比以往认真得多了,不仅语气、语调,就连我连朗读时的表情神态也开始注重起来了。现在的我,只怕是不想先“背”课,后备课都不行了。
“看老师读”,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起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当老师在有声有色地范读时,对学生朗读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有效的读,能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动耳,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并发展为一种责任感和事业感。可见,老师在备课前能“读”课,如若能 “背”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
正如上海著名专家吴忠豪教授所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以及文章思路的逻辑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语言文字的余音、余韵和余意来。背诵,则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把文字读“活”,诵读出“老师自已带有鲜明个性的理解”,让课文呈现“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气息的世界”,才能将浅显简易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世界”,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聆听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可是,谁能想到执教前一天的晚上11点钟多,于老师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于是,第二天的课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又曾知道?王崧舟老师在备《草船借箭》时,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
尽管如此,据了解多数语文老师备课时很少会将课文读七八遍的,有的甚至是没有出声“读”一遍。一上课,多数老师总是急着去看参考资料,急着去看名家教案,急着去写教案。甚至少数老师将备课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好了课就备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但写教案绝对不等于备课!写教案是备课,而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思考教法等也是备课,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最重要”。我们在备课时要在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够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要感知性的读,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不读破句子;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理解性的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片段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要品味性的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在情感读出来,把课文味道读出来。接着才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试想自己都没有将课文读懂,我们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呢?在这方面,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贾老师、盛老师和于老师等各位前辈好好地学习才对啊!
如果,希望明天的课堂能够精彩纷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先“背”课,后备课吧!
参考文献:
1、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3)
2、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小学语文教师》2008(1)
3、案例评析《江苏教育》2007(11)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反思
在我生活的13年中,有许许多多的教训,而令我最难忘的教训是我乱写英语作业的事。
那一次,我在我的奶奶家写英语作业,为了图快,就把作业胡乱划拉了一通,当时,因为仅图快,所以极其不认真,结果最后写了一大堆自己也看不懂的文字,来自欺欺人。
第二天,由于我的作业写的极其不认真,老师把家长叫到了学校去,把我学习不认真的事情告诉了家长。家长开始还不相信,等到老师拿出了我写的作业以后,家长才知道我最近的学习情况很差。我虽然坐在教室里,但我的心中却忐忑不安,想着家长回家以后会怎么批评我。课一句没听进去。
回家以后,父母并没有批评我,而是教育我,使我从心里树立了“认真”二字。
后来,我渐渐忘记了这个教训,也忘记了“认真”二字。可是我有一次犯下了错误,有一次我爸让我读一篇文章,开使我还比较认真。可是我读到后面,心开了小差,想别的去了,到我爸检查我的时候,因为我没认真读书,所以什么也不知道,自然没回答上来。
这两次,我犯下了大错,它们使我后悔不已,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干什么事都要认真,才会成功,否则将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