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货币的优缺点 金属货币的优缺点 代用货币的优缺点

2024-12-12 06:25: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实物货币的优点:其本身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缺点:当被分割之后,它的价值便大大降低,交易规模较小。
金属货币的优点:价值比较稳定、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缺点:随着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且远距离的大宗贸易携带金属货币多有不便。
代用货币多指纸质货币,其优点是:交易方便、信用度高。缺点:由于其与财政赤字的密切联系,容易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

回答2:

货币」(通货,Currency),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钱」,在现在可以看做是一种「财富」,可以用来交换「商品」或者「服务」,最初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后面会说什么叫「一般等价物」)。

一,

假设有三个人,一个人一年可以种3吨水稻,一个人一年可以生产300斤牛肉,一个人一年可以做30件衣服。
假设这三个人每年都需要1吨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发生「商品交换」。
那么1吨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
按照这个比例交换,可以保证最后每个人都有1吨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

这1吨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就可以称作「等价物」

于是每年收成的时候,大家都这么交换,但是出现了个一个问题,生产牛肉的人,需要水稻的时候未必收获了。种水稻的人,需要牛肉的时候,也未必有现成水稻,而且水稻和牛肉都是很容易坏的,一旦发生发霉、腐烂,那么会发生手中没有「等价物」,或者「等价物价值下降」。假设社会上有很多很多人,但是只有水稻,牛肉,衣服三种产品。于是种水稻和牛肉的人,就会先把手上的水稻和牛肉换成衣服,等到需要其他东西的时候,再用衣服去换,因为衣服容易保存,不容易贬值(腐坏)。

于是渐渐地,社会上所有人都用衣服去买东西,这时候,衣服就成了「一般等价物」,用于交换社会上所有的东西。
当然衣服也不容易保存,因为衣服也会发霉、会折旧、会损坏,所以大家都在找更容易保存的东西,最开始找到了动物的骨头、后来找到了贝壳,直到最后发现了最不容易腐蚀、最容易保存的东西——「贵重金属」——金、银。

由于贵重金属优良的自然属性(不易腐蚀、稀有、易携带),于是成了古时候最普遍的「货币」。

Tip:中国古代极其缺乏贵重金属,所以古籍上很多记载的「金」,其实是黄铜,中国古代大多时候,黄铜是禁止民间持有的,因为是官方铸币材料。中国古代的金大多从日本进口。
Tip2: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产金国,因为现代产金主要手段是回收电子器件。所以我国并没有什么金矿

二,

古代的货币,称作「实物货币」,货币本身价值是等于货币本身的,也就是说,货币本身就有价值。
这样说很难理解,如果一辆金子本身的价值是10,那么用一两金子去买来的东西,价值也是10,。因为买一两金子本身就需要10,,也就是说,实物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

最开始的「货币」,也就是「一般等价物」,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等于货币本身。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桥段,比如一个人去买东西,给了老板一堆碎银子,老板要称一称这些银子多重,说明最初的货币能购买多少东西,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

这个时候,如果是5两银子,只能买5两银子的东西,三两银子,只能买三两银子的东西。

这时,货币我们称作「足值的货币」(货币的购买力等于他本身的价值)。

Tip: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而且是足值,因此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社会物价持续上涨)。

三,

到了后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货币」(一般等价物)越来越多,这时候,虽然金银这类贵重金属抗氧化且不容易磨损,但是他们仍然会磨损。一两银子,用了几千次之后,可能还剩9钱银子,随着货币需求越来越大,渐渐地出现了「不足值的货币」。

比如一块银币,正面印着「一两」,但是其实这块银币本身只有九钱银,还有一钱是其他矿物(比如铁什么的,化学不懂……),这块银币,虽然只有9钱银,但是因为官方标价一两,所以换东西的时候仍然可以换来一两的东西。

有或者,一块一两的银币,确实含有一两银,但是随着用得多了,磨损严重,最后只剩下9钱银了,但是买东西的时候,由于上面标价一两,仍然可以按照一两使用。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足值的货币」,我们现在用的一元、五角硬币就可以看做是不足值的货币。

Tip:如果政府铸币的时候导致不足值程度过高,例如每一两银币中只含有一钱银子,那么会在某些情况下发生轻微的通货膨胀,上限以足值为限。例如一件商品能换一辆银子,但是「一两银币」中只含有一钱银子,如果铸币过猛,最大会导致物价上升十倍。
也就是「通货膨胀」、但是这种情况发生很少,因为虽然货币不足值,但仍然是有价值的,物价上升也不可能是无限制的。

四,

到了再后来,由于金属货币流通会产生不必要的磨损,而且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可能上街带着100两银子去买东西(100两银子真的很重…电视剧上动不动就从袖子里掏出几百两银子我也是醉了………),于是就产生了「纸币」。

注意:「纸币」不等于「信用货币」

最初的纸币是以贵重金属为基础的货币,例如电视上总能听到的「银票」,这种「纸币」其实是「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100两银票」拿到钱庄去,能货真价实换出100两「银子」。

而且这个制度到很晚才废除,1971年前,一美元可以跟美国换出0.89克黄金,当时如果你有美元,去美国的银行,能货真价值换出0.89克黄金,所以那个时候美元还不叫「信用货币」,只是一种纸币。
如果货币和金挂钩,则称作「金本位」,如果货币和银挂钩,则称作「银本位」。

Tip:很多人认为金本位/银本位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是错的。虽然货币名义上可以兑换出X黄金、白银,但是黄金白银并不实际流通,因此政府仍然可以超发货币,导致「货币实际含金量(含银量)减少」,例如1美元=0.89克黄金,如果美联储超发一倍美元,会导致虽然美元名义上仍然1美元=0.89克黄金,但是实际上含金量只有1美元=0.45克,而且如果发生「挤兑」,政府甚至可以禁止国民兑换。因此金银本位下,仍然会发生通货膨胀,这个需要注意。

举个例子,国民政府的「金圆券」名义上是金本位,但是仍然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

再后来,经济迅猛发展,金属数量已经远远跟不上商品和服务实际需要的数量了,而且现代国家政权趋于稳定,于是纸币不再和金属货币挂钩,就出现了「信用货币」,这种货币存在的基础就是货币发行主体(该国中央银行)的信用,因此这种国币是以一国信用为担保的,如果一国央行信用受损,会导致货币价值下跌,发生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