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事件是指,在新劳动法实施前,也就是从2007年9月底开始,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通讯设备制造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计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出请辞自愿离职。这次大规模的辞职是由华为公司安排的,辞职员工随后即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惟一的变化就是再次签署的劳动合同。全部辞职老员工均可以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赔偿。
华为自摆乌龙事件,暴露出企业对法律解读方面的偏差,但立法者及有关部门也应该进行反思,假如当初对容易引起歧义或容易被钻空子的相关法律条文给出正确的
解读,华为“辞职门”事件何至于发生?立法者及有关部门应该汲取这次教训,最大可能地避免类似的失误再次出现。同时,相关企业在依据新法作出重大决定之
前,也应该请教立法者或权威的法律专家,对相关法律进行正确的解读,以免作出错误的决定。
新劳动法规定,工作满10年后续签合同时,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拒绝。
华为在新劳动法颁布后生效前,通过一次性支付老员工经济补偿的方式,买断了8年以上工龄的员工,使得他们的工龄归零,不用在期满后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因为一旦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经济性裁员时,就必须优先留用,会加重企业负担
后来这一规避新劳动法的举动,被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叫停了。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2015)第105条、用人单位恶意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下列行为,应认定为无效行为,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应连续计算。
你是指华为买断工龄为8年以上员工的工龄的事吗,它避不开劳动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