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南辕北辙
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在魏国的南面,他一直向北走去,别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到不了楚国,那人毫不醒悟,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一只饥饿的狐狸经过挂满葡萄的葡萄架,于是想偷吃葡萄,跳了多次却始终够不着,于是怏怏离开,边走还边安慰自己说这葡萄肯定很酸,根本不能吃。
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在魏国的南面,他一直向北走去,别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到不了楚国,那人毫不醒悟,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