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多投资的理论来说,普通员工其实是不应该主动增持自己公司股票的。原因很简单:你不能陪着公司一起跳坑,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但这话半年前说,会被无数互联网公司员工出来打我的脸,因为人家都觉得近水楼台,干嘛不买?
从有良心的经营者的角度来说,企业管理者也不应诱使员工购入本公司股票。这个逻辑是:公司的运营责任,以及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如何,其实都取决于管理层在经营上的策略方针。基层员工领到的是工资,完成的是份内的工作,没有理由将自己的劳动所得再贴补到公司的股票里,为公司撑台。这么说虽然略显自私,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本就应该公私分明,不应该用感情来绑架或者利诱员工。
你买了,公司股票涨了,你赚,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样,公司股票跌了,赔的也只是你自己。
当然,很多朋友都不傻,可以说:“我看到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对公司未来有信心,我为什么不买?”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恰好目前系统性风险正大,所以我也不用举太多例子:A股几乎全盘腰斩的局面里,难道里面都是烂公司?公司业绩再好,你也只能把它和年终奖挂钩,但股票,该跌还是要跌的。好公司并不代表好股票,这是炒股的第一节课你就该学到的。
话说回来,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种什么体验?
普通员工里也有不少加入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这就是所谓的“期权”。拥有期权的普通员工,尽管在严格意义上不是直接持有股票,但你拥有的是“定价购买权”,随你心意可以折换差价兑现期权,或者直接用现金买入这部分股票。对于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说,这已经是很常见的事儿了。
我曾经先后拿过两家公司的期权,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家在东京A证上市。拿期权的滋味其实没有拿股票爽,因为大多数期权条款里都会规定“如果你提前滚蛋了,那么期权全部收回”。这就是所谓的 One Year Cliff ,拼死拼活你也要干满一年,否则期权对你来说就是白纸一张。
大多数期权的全额兑现时间设为3-5年时间,即使董事会批给你5%股份的期权,如果你只干了2年就走,可能也只能兑现1%左右的水平。这其实是董事会对公司的保护条款:如果聘任的人不符合公司要求,或者公司临时觉得这个人请的太贵了,那么就早点儿让他走人,少分点儿钱给他。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拿着期权也不是想套现就能套现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都需要受到证监会的监管,在公司公布季报、年报、并购、拆分、重大事项之前的2周左右时间之内(各国规定不一),所有内部员工的持股和期权的交易都会被列为“内幕交易”的调查范畴。很多公司干脆直接在这段时间里关闭交易。而可以交易的时间段,被称为“窗口期”。
嗯,所以尽管你看到公司股票飞涨,但是也无法套现;或是价格跌破你的期权行权价格,但还是没法出逃,看着期权变成废纸-----这就是员工持股的体验。
是!
只是股东有大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