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可为害茎、花、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浅黄色褪绿斑,叶背初生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潮湿时叶片正面亦可出现灰褐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番茄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黄枝孢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冬,遇到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人们农事活动进行传播。病菌发育最低温度9℃,最高温度34℃,最适宜温度20~2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高低是影响该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相对湿度高于90%,发病严重;低于70%,基本不发病。
防治措施土壤增施生物菌肥,定植前每亩用2.5千克5406菌种粉,掺饼肥10~15千克施入定植沟内,或土壤撒施其他生物菌肥。定植后地面喷施“保得”土壤生物菌接种剂300克,或生物多效奇500克,可抑制并减轻发病。
如果已经发病,需及时喷施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或用30%爱苗乳油3000倍液,或用50%凯泽水分撒剂1500倍液,或用99%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用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等药液,分别掺加3000倍有机硅液+600倍天达2116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若遇阴雪天气,改用粉尘剂或烟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