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名资深影迷兼剧迷的吐槽和建议
与其说人生如戏,不如说戏如人生。
演戏就是活着。
为什么说演戏是活着?要把戏演好,这要带入其中,活成你要演的那个人。比如周润发演小马哥时,然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周润发,人们就会想到小马哥。
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如看到周星驰,人们就会想到至尊宝。看到朱茵,我们就会想到紫霞仙子。看到林青霞,我们会想起林东方不败。
而一些演员,我们看到了他们,却想不起他们演过谁。他们的表演要么演技太烂了,烂的让观众除了吐槽后只剩下出戏。要么他们太在乎演艺技巧了,给人一种很装的感觉。
这里面有新出道的演员,也有已经成名的一线明星。
要么他们太在乎个人形象了,表演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开,没有尽全力去演活那个角色。
所以烂戏才会层出不穷。
尽管现有的电影电视宣传多种多样,各种各样为电影和电视剧打广告的方法数不胜数,就算是烂片,发行方通过网络营销、事件营销、明星炒作等等方法就可以带火一部电影或电视剧。
有追求的演员或者准备开启演艺生涯的演员们要注意了。
那么怎么样才算活着,这是个问题。
你不能说我长得漂亮身材好,我长得帅气八块腹肌,我就可以在演戏的时候活着了。第一个建议,先要熟悉剧本。
你要想一想你是否与你演的那个人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不妨把这些经历带入到你的演绎中。
这是最基本的一条,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入戏太深,观众怎么可能为你的演出而着迷呢?
最好的演艺自然是没有斧凿的痕迹,甚至说没有经过剪辑。演艺本身就是一出好戏,让人欲罢不能。你不想出名都不行。
如果你看了剧本,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是不是就演不好了呢?
我觉得这不对。
就像《山楂树之恋》里面的周冬雨,《色戒》里面的汤唯,《胭脂扣》里面的梅艳芳,她们肯定没有经历过电影里的故事。
但是没有经历,并不代表就不能演好了。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角色。这是演好一部戏的第二个建议,也是最后一个建议。
为什么你的角色会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你完全可以假设自己就是那个人物,把你思考到的东西在戏里表演出来。
比如李小龙思考出了巷战和截拳道或者说功夫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那么虽然李小龙一共也没有演几部电影,但每部电影都深入人心。仔细去看每一部电影,你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功夫对战技巧。你在别的武术电影里是看不到的。
为什么你看不到呢?因为这都是李小龙自己的独立思考。
一个演员独立的思考之后,所表演出来的人物形象自然会非常特别,仿佛直接引燃了火,而绝不是原先的那个木头。
再比如成龙。同样是功夫,成龙也走了一条自己的路。他的功夫更加生活化,更加喜剧化。这是成龙的思考。
而马云呢?哈哈,我不得不吐槽一下,马云还是把功夫用于演讲吧。他在的功夫表演既既没有实战经历,又没有融入自己对功夫的思考。两者都没有的情况下,只能让人观看时出戏和观看后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希望演员们可以吸取经验,这样你们演的戏不再是戏这么简单,而是上升到了艺术作品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