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篇写衡量生活品质的作文可以从哪些

2025-02-06 09:44: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首先,要根据生活实际据一些事列,代表你认为的生活品质。之后进入中心,进一步描写生活感情。之后,结尾点题
下面是一篇作文:
从小一直到初中,生活始终没有和所谓的“名牌”和“奢侈品”挂上钩,一如既往的朴素。记得小学的时候,五毛钱就是很奢侈的消费了。那时五毛钱可以在学校门口买很多好吃的,有一种叫“吉祥果”的零食好像很受欢迎,也就五毛钱一包,还有什么粘牙糖、沙嗲牛肉,五毛钱能买很多。所以当时能够拿到五毛钱那时很开心的事情,对于钱的价值也十分重视。虽然花销少,但是很快乐。

可是渐渐的,随着成长,反而对价格意识模糊了。不用说五毛钱,就算是一块钱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了。初中小学的时候,对于一元和和一块五的冰糕分的还很清楚,而到了现在,却发现吃的所有的冰糕竟然没有低于四块的……不由得暗骂二中赚钱之黑,小铺竟然只卖雀巢;也不由得暗道:现在怎么这个金钱观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还记得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家距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我都任劳任怨的背着沉重的书包往返在公交车站间。当然,偶尔有时候放学实在太晚,也会打个车。印象中很少打长距离的计程车,当时感觉20多块钱的车费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打车前还是要俯伏思量一下的。然而渐渐的,时光荏苒,让人成熟了,也让人奢侈了。打车已经不再是什么值得考虑的事情,为了生活品质,打个车又何妨呢?又不是财力不允许……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关于所谓牌子的事情是从来不知道的。初中也是只朦朦胧胧。妈妈买来什么衣服就穿什么,从来没有发现,也不会计较JJ与班尼路,adi和阿迪王的区别。那时的消费观是朴素求实的,生活也没因此有什么烦恼。可是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会有意识的过滤一些品牌或者对某些牌子优先选择了。反而生活变得很累。

--

现在人们越来越开始追逐一些品牌消费了。真正求真务实的人不多了。自从有了ipod,MP3/4行业就有了标杆,很少再有人去关注那些杂七杂八的牌子了。其实很多文章都说过,ipod并不是神,音质不一定有别的牌子做得好,可是现在的人们冲的并不是他的品质,更多的是品牌。即便再贵,ipod、Mac也要比oppo、Lenovo卖得好。为什么?apple抓住了人们消费的心理,把设计做到了第一位,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社会时尚,人们竞相追逐,那么如此一来,即便是再贵又能怎么样呢?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中国虽然只是一个刚刚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奢侈品消费却已然跃居全球第二位。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务实的加入奢侈品消费大军,这可能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好面子这一性格有密闭可分的关联吧。据说杭州有一栋楼,里面全都是奢侈品店,只要开一家就火一家,可是真正有多少人在生活中需要这些LV的包,Prada的夹克,Chanel的香水,Hemes和皮具,Bubbery的风衣,Dior的腰带,Armani的西装……但如今买的人越来越多。为的是什么?难道真的是生活品质吗?不尽然。

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本就不是应该所有人都来购买的日常用品。中国人大肆购买,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贴金罢了。

政治书上说,要树立求实的消费观。是的,除非你是富豪,否则你不肯能将你的生活装点满奢侈品,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提高你生活品质的永远不是这些你只可能拥有一两件的奢侈品,而是那些真正老百姓可以买得起,用得起的好商品。或许你可以年终岁末买几件奢侈品犒赏一下自己一年的工作,但永远不要奢望那种充满奢华风的生活。因为一切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不顾及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为了面子盲目消费都是非理性的,不可取的。

回答2:

有品质的生活就是生活是有意义的,充满了希望和其他积极的因素。比如看书,书法练习什么的,都可以说是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