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常用来表达自身不想当官的想法。
后来,经李白一首诗鄙视,其为贬义:假隐士、图虚名。
出处:许由结志养性,优游山林,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樊坚或巢父更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后遂以“许由洗耳、巢由洗耳、巢父洗耳、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用“巢由耳”称不能容受尘俗的身心;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用“幸可饮牛”指未受污染或污染未及的地方。
原本是褒义,代指其高洁、不愿为官
典出《庄子》:“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
后来,经李白一首诗鄙视,其为贬义:假隐士、图虚名。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约写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到长安怀抱的希望终于破灭,打算离开长安。唐代以隐居为手段矫情作伪,欺世盗名者,大有人在。李白卑视这种假隐士,把许由拉来指桑骂槐,不洗心而徒事洗耳,目的仍然是为了向上爬。他希望裴氏不要为虚名而归隐不出。用典灵活入妙,语言质朴自然,韵味隽永,感染力很强。
原诗如下:
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
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
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
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
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
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
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
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
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
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
傲尔令自哂。
有时是褒义,有时是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