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同样大的孩子,却会发现有些孩子被家长批评打骂后,不仅伶牙俐齿,还会反驳顶嘴,但有些孩子却只会低头沉默,乖乖听话。
大多数家长都会更喜欢安静的孩子,他们虚心听讲,点头认错,不会跟家长对着干,但其实很多家长难以察觉,孩子的沉默中到底有多少分是“乖巧听话”,多少分是“逆来顺受”呢?
如果孩子认错态度良好,那么家长还可放心,但要是孩子面对家长的指责和批评时,半天打不出一个响屁,只会一味低头沉默,那么就应该敲响警钟了——这些看似乖巧的孩子,其实已遍体鳞伤。而伤害的来源,很可能是父母。
一、为什么有些孩子挨打挨骂后,不反抗也不吭声?
1.孩子性格不同所致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表。有的孩子外向活泼,遇到不满的事情心直口快。有的孩子属于观察型,凡是先观察一阵子再做决定。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表的孩子,虽然他很想申辩,或反驳,由于性格原因,他选择不吭声。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心里藏不住,委屈一定得抒发出来才舒服。
2.孩子把家长的话视若无物
部分家长由于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不管孩子犯的错误是大是小,都会遭到父母的破口大骂。这种批评程度与错误大小不相匹配的状况,会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高低,干脆不把家长的批评当一回事。
3.孩子在隐忍
有些孩子可能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辩解,怎么反抗都没用。这种心态多半是因为父母的管教太过专横,家长不给孩子说话的空间,孩子一开始只是失望,如果每次都这样,孩子只会把真心话藏得很深,离父母越来越远。
到了青春叛逆期,这样的心态会“反噬”,曾经忍下多少委屈,后来就会有多叛逆。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遭受批评却不肯吭声,多半是对家长的批评有异议或不满,但作为孩子又不敢对长辈说出口,或者他们潜意识里相信父母不会听他们辩解。如果每次孩子都是这样的反应,那么家长可要从自己身上多反思了,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同时,也要做好补救,否则容易疏远亲子关系。
二、孩子“无声反抗”,很可能是遍体鳞伤的征兆,家长及时补救
1.家长及时道歉
在养育孩子的漫长过程当中,难免熊孩子有时候惹到自己。也难免有时候自己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打骂一番。当出现这种状况之后,家长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若是过火了,也要郑重地向孩子道歉。
这个时候道歉一定要真诚,告诉孩子“对不起”,由于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伤害到孩子,希望得到孩子原谅。
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而可以缓解亲子矛盾,同时让孩子知道道歉的重要性。今后孩子自己做错了事情,也懂得如何向他人表达愧疚。
2.按下暂停键
当忍不住跟孩子发飙的时候,不妨让让自己抽身离开现,给自己一个调节情绪的空间。等家长彻底冷静下来再回到现场,同孩子一起面对刚刚的矛盾。这样避免因为自己情绪过于激动,对孩子打骂厉害造成更大伤害,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3.疏导情绪优先,再解决问题
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情受到责骂,也要让孩子把他的不良情绪尽情的发泄出来,比如孩子哭,那就让孩子尽情哭一会,如果孩子跟你顶嘴,不妨让孩子把他的不满先表达出来。
有些家长不仅不让孩子哭,还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倒数“一二三”,命令孩子停下。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如成年人,教会孩子如何排解不良情绪,也是大人应该做的,而且这种能力将会伴随孩子终生。
现在不少年轻的家长,小时候都是在充满打骂的传统家庭下长大的,加上父辈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情绪的控制上基本上没有得到过什么引导,很多人父母都喜欢打骂教育,孩子委屈了也都憋在心里。等到自己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却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当年父辈的身影。
由于原生家庭对潜意识的影响,这种压抑和委屈,是会代代相传的,除非我们从自己身上开始做出改变,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要再让孩子面对批评只会一言不发、低头沉默。
三、孩子只会把不满装在心里,对成长的影响不止一点点
1.变得性格很孤僻,优柔寡断,自卑,叛逆,性格扭曲
孩子的承受能力没有大人强,也不会像大人一样可以找到其他的办法来发泄和疏通。长久之下,孩子因为心里受到创伤而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变得孤僻,遇到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跟父母说。
2.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孩子总把不满装在心里,逆来顺受,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非常大。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跟其他人保持合适的距离,如果孩子在外受委屈,或遭人冒犯,却习惯了闷在心里,还不跟父母说,那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了。
每个人都有承受的极限,一旦这些委屈和怨气超过了孩子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爆发,所谓爆发一般只会有两种途径——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无论是哪种,后果都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3.孩子变得自暴自弃
孩子看到家长发脾气,骂自己,也会有自我归因的心理,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所有的错误都是自己造成的,在这样的心理之下,面对指责他们很可能也会不愿意给出反应,不声辩、不反抗。
他们不会分辨什么问题是自己错了,而是觉得只要自己做错了,就活该挨骂,不管其他的事情跟他有没有关系,不再敢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变得自暴自弃。
四、孩子不愿表露,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1.在幼儿期多跟孩子说话
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家长是个不爱说话的家长,那孩子也不太愿意跟人多交流。在孩子还是婴儿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跟孩子多说话,不一定需要主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就行。等孩子大一些可以跟孩子一起读绘本,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词汇,孩子词汇量大了,那表达起来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2.允许孩子发泄和表达情绪
当孩子小时候碰到不如意哭闹的时候,不妨允许孩子哭,并且告诉孩子想哭可以哭,哭好了再过来。这样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这样才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所以被允许哭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永远都是很紧密的。
3.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因为孩子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解释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有种原因,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错的,用沉默低头表示默认。
性格原因所致。一般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受到批评后会沉默不语。
孩子挨了骂只会低头沉默,主要是因为孩子不敢跟父母顶撞,内心比较自卑 ,只要父母反对,自己也不会坚持,这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父母应该反省一下,及时改正过来,不然会影响宝宝的一生。
我觉得是因为自卑才这样子的,对自己没有什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