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024-12-26 13:03: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它是指红细胞存活过程中血红蛋白和己糖缓慢而持续的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因为这个反应过程非常缓慢且不可逆,它的产生不受血糖暂时升高的影响。因此,对高血糖,特别是血糖、尿糖波动较大时,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取决于血糖水平和高血糖持续时间。其代谢周期约为60天,反映了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但不能提供每日血糖的动态变化。




1、 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能真实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近期血糖水平越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几乎不受空腹和胰岛素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这被称为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2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尿病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长期不稳定,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增加血脂和血液粘度,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诱发糖尿病肾病。如果眼睛的晶状体被糖基化,就可能发生白内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医生为您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要了解整体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血糖不能代替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就像秒针和时针的关系一样。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数千个瞬时血糖的平均值。因此,必须结合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患者的真实血糖水平。






4为什么是低血糖血红蛋白?





英国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就降低21%,心肌梗死减少14%,心力衰竭减少16%,中风减少12%,截肢和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降低43%。降低血红蛋白这是怎么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理解。糖尿病患者常听医生说要检查糖化吗?糖基化是糖化血红蛋白。他的主要目的是看看你的血糖在过去两三个月里是如何控制的。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往往说明血糖控制较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说明近2~3个月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血糖水平越高,对照越差。






因此,临床医生会根据您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C肽水平及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给药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四项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血清C肽,糖尿病患者应予以重视。

回答2:

糖尿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糖尿病现在的情况和症状到底是几个加号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原因,所以要检查这样的血红蛋白。

回答3:

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能反应患者一两个月以内体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以良好的反应患者在这个时间的血糖是否控制住了。

回答4:

在我们的老年性中,常常会听到一种疾病,就叫做我们的糖尿病。糖尿病按正规的分型来讲,是总共分为四种类型。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机制就是一个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极大的降低。降低了胰岛素的作用之后,相对的一个血糖素的含量就会偏高。而另一种号发在我们的青年人中的就是我们的一型糖尿病。一群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一个绝对缺乏,相当于就是生成胰岛素以及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出现的功能性的障碍。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或者是胰岛素的完全不分泌。

 

在一些特殊时期也会出现糖尿病,比如说当妈妈怀孕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妊娠期的糖尿病。由于怀孕的时候,机体的各项激素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动。此时我们的胰岛素也是不例外的。会引发一个。在怀孕期间的血糖升高的情况。有一些怀孕的妈妈在孩子身之后的。三四周,血糖就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状况。

 

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医生会给到一些建议,就是通过饮食的防控以及饮食的严格摄入。还有一些药物的治疗来降低我们的血糖升高。日常也会嘱咐这些患者每周或者是每月进行一个血糖的监测。然而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的一个血糖值的测量之外,另外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的就是近一到两个月的血糖测控制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相对较低的话,说明我们的血糖控制的很好。也反映了降血糖的药物的效果疗效,说明这个患者吃这种药物有作用的,可以长期吃这种药物来降血糖。如果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相对偏高的话,说明我们的血糖控制的并不好。

回答5: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发生一些化学反应的结合物,其含量与人体内的血糖的平均浓度呈正比关系,且经其得到的测验结果不会受到抽血时的身体因素如空腹、时间长短、情绪变化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