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备来说,镇守荆州的唯一人选只能是关羽。
刘备取得荆州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先是打算忽悠刘表,眼看病重的刘表要翘辫子了,如果把荆州之主留给长子刘琦,刘备作为刘琦的长辈辅佐他,刘琦的身体不好,也活不了几年。当然,刘备最希望刘表学学徐州的陶谦,直接把荆州牧的大印交给他得了,让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刘表死得太快,他的老婆蔡氏伙同兄弟蔡瑁立了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刘备的算盘彻底的落空。
刘备没有从刘表手中夺得荆州,但是机会随后就来了,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了,曹操得到荆州太容易,又想顺势把东吴给灭了。机会来了,刘备立刻开始忽悠孙权全力抗曹,这两大势力要是干起来,说不定最后的果实会让刘皇叔吃了。事实果然如此,赤壁之战,魏吴两家两败俱伤,曹操仓皇北逃,孙权大军一路追赶却没有占到便宜,不但死了大都督周瑜,还将最大的胜利果实荆州六郡让刘备这个大耳贼占了。
刘备取得了荆州后,从一般的流寇变成了一方的诸侯,也算是有家有室了,他要发展,唯一的方向是西进益州,还是去占自己的本家刘璋的地盘。刘备要西进益州,那么谁来守荆州呢?这可是他的大本营。这个人必须具备两点:1、有绝对的能力,一句话,必须能守得住;2、要有绝对的忠诚度。
纵观刘备账下的所有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唯一只能是关羽能行。张飞也是刘备的铁杆,忠诚度很高,但是性格暴躁,有勇无谋,让他守荆州,刘备放心他不会造反、投降,却无法放心魏、吴来攻的时候张飞能否守得住;赵云算一个,但是他只是个偏将,资历不够,统领大军的能力不行,让他上阵杀敌可以,让他统管荆州六郡,那就为难赵子龙了。
那么其他人呢?比如诸葛亮、魏延、糜芳等人呢?这些人就算了吧,能力且不说,就是忠诚度这一块,刘备就不是很放心。比如他的小舅子糜芳,后来不是降了东吴了吗?至于诸葛亮,让他给关羽当个副手可以,让他管理全局,能力是有。刘备还是不放心,毕竟刘备在荆州请他出山还没几天呢,谁知道诸葛亮会不会有想法。
关羽镇守荆州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刘备也很清楚他的短板——目中无人,太过自负。于是就留下了诸葛亮辅佐关羽,同时还派遣张飞驻守江州,在沿长江一线进行彻夜巡查,确保荆州关羽和西进的刘备保持联络,荆州一旦有失,刘备大军可以随时回防救援。
刘备别的本事没有,识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他选对了关羽,也选对了诸葛亮辅佐关羽,只是后来刘备在西川之战中,庞统战死,他调走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前往成都,才造成了荆州关羽无人辅佐,最后导致败走麦城。
蜀汉集团老大刘备,在47之时,成功在赤壁打击了曹操的嚣张气焰,此战虽然是借助了孙权之力,但刘备实际上捞到的好处却是最多的!不但占据荆州半壁江山,而且还得到了大量荆襄一带的优秀子民及文人武将。
在赤壁之后,刘备一共得到了一名优秀的首席军师,其能力完全可以比肩诸葛亮,他正是庞统。而在武将方面更是厉害了,他一共得到了3人,这3人一个比一个厉害!而魏延就是他们之中,能力比较突出的一员上将。
说到魏延,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刘备进取西川之时,魏延就是刘备点名要的战将,后来在入川之战斗中魏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创始人刘备收回汉中之后,更是把汉中这座兵家必争之城,交给了魏延镇守。刘备直接把这个肥差事,交给了魏延,而并非张飞。可想而知,魏延其实在刘备心中占有不错的位置。
魏延真有实力镇守汉中?这个是众多蜀汉文武的共同问题,同时也是刘备的疑问,不过当时魏延就表明态度,称道:“如果曹操带10万精兵来犯,我直接侵吞了他!”有了这样的底气,刘备丝毫没有犹豫,立马将汉中交给魏延来守。
那么魏延在任期间是如何保证汉中的安全的呢?他采用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这个战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明了,他不像后来的姜维非要搞个什么“游击战”,最终输在了人力上面,而魏延的战略就不同,他是抓住了蜀汉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精锐兵力,将各个要害城池坚守,而且各个城池之间形成,掎角之势,这一点或许是参考了当年陈宫提给吕布的建议。但是魏延能够学以致用,实乃是大将之才。最终靠他的战略,成功守住了汉中城。
通过上述分析,魏延实乃是一大将才,可以说他的这套战略,用来镇守荆州同样也是行得通的!不过,刘备用上将关羽镇守荆州,虽然在前期关羽能够守住,但是由于后期战略上的失误,再上关羽本人的性情,最终导致荆州丢失!其实荆州丢失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关羽识人不明,错用糜芳,傅士仁为将。其二,是关羽本人搞关门主义,没有遵照当年诸葛亮的交待,东和孙权,老关不跟孙权搞好关系不说,反而还使苦心经营起来的关系更加恶化。
如果刘备换一个人镇守荆州,相信蜀汉最终的结果定然会改变!那么到底谁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呢?此人比关羽低调,比赵云有气场,孔明都佩服,如果用他来镇守荆州,相信是最好的选择。
他是谁呢?他的武艺可以打平关羽,至于守城的能力?不用多说,当年鼎盛时期的关羽都没有攻下,此人所守之城。他就是五虎上将,黄忠。说起黄忠,他早年跟随一个庸主,大部分时间在打酱油,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后期的发展,后来跟随刘备屡建战功,这足以说明黄忠的战力是可观的。不过,刘备却并没有用黄忠来代替关羽。其实理论上黄忠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黄忠有那个实力守荆州吗?答案是肯定的,当年魏延就是黄忠手下的跟班,魏延能够如此出色的完成镇守汉中的任务,你说黄忠有没有能力守好荆州。只不过,当时刘备唯一不能放心的就是黄忠新降不久,恐怕不完全放心用黄忠来守荆州。再者,不知道把关羽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毕竟关羽可是有能力的大将,也是自己最早创业的老伙计。
其实对于关羽,蜀汉完全可以安排他一个“庲降都督”的职位,此职不失体面,又非常重要。主要掌管南中地区,包括兵力,人力,物力,向蜀中及汉中方面传输,需要一个能力极强之人。侃哥,认为关羽就非常适合。要么,张飞也是可以胜任的,不过最好改掉喝酒打人的习惯。
在关羽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练之后,估计黄忠才将老去。这个时候,黄忠方面自己会主动提出离职,而此时的关羽已然是优秀的统帅,若此时再结合诸葛亮当时的隆中对,任关羽为上将,统率荆州兵与蜀汉的魏延统帅的汉中精兵,两大兵线全力出击,如此一来可给曹魏致命一击!估计曹不等不到称帝那天了…
只不过,刘备并未按照本文侃哥所说的战略来布置。而是用关羽守荆州,把黄忠闲置,而魏延守汉中。公元234年,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失利,无功而返之时被同事杨仪带兵杀害。杨仪安插魏延的罪名是,谋反!因而带兵将他杀害。
站在魏延的角度来说,他为什么要谋反呢?其实针对这个问题,不妨看一看他身边的同事就知道了。
当时的情形:魏延与杨仪当时是在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内斗,他们二人相互上报,互相投诉对方谋反,不过朝廷选择了相信杨仪的话!最终的下场就是魏延被灭三族,实在是可怜。
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当时只是想杀掉杨仪,并不是想真的反叛川蜀。既然如此,下文便换种方式来说,为何魏延要与杨仪内斗呢?
其一,顶级上司诸葛亮对他不看好!用三国演义之中的话来说,就是魏延长了反骨,天生就是反派!如果不及时治他,后果很严重!因此,在诸葛亮即将离开人世之时,便设计好了用马岱来除掉魏延。
其二,魏延与身边同事,包括:杨仪,廖化,向宠,姜维,王平,费祎等人。这些人,大多数都不敢得罪魏延,因为魏延脾气不太好,这是客观原因。同事关系的尴尬,导致魏延在朝中无人替他说话,加上刘备的原班人马,基本上也都不在人世,故而魏延就非常尴尬了。即使是没有谋反之心,同样被安排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通过魏延的故事,可以发现一个真理,不管是否有交集,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必须与同事之间搞好关系,否则自己的工作不好开展,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就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能力还得会做人,魏延出现这种情况,相信孙权和司马昭是最开心的,毕竟少了一个大敌,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对于蜀汉来说,镇守荆州最靠谱的人其实是魏延,从他后来镇守汉中数十年来万无一失的表现来看,他才是最佳人选。
是赵云,赵云为人谦虚,和蜀汉所有的将领都很合得来,不会出现叛变的情况,当然也就能守住荆州了。
是魏延,魏延本人很有谋略,且不像关羽那样傲气凛然,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