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有打架、酗酒、恋爱、怀孕,但是关于青春的情怀,每个人或多或少还是有的。于是,青春片总喜欢拿情怀说事儿,其中各种看似鸡汤的青春箴言成了这类影片最好的宣传标语。甚至这类影片常常想当然的将自己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还好,《左耳》并没有乱置情怀,相反,比起同类型其他影片,《左耳》是收敛而克制的,除了那本《三重门》和给了无数特写镜头的诺基亚,并没有刻意营造怀旧的氛围,也没有像《同桌的你》那样处处打上时代的标签,深怕观众会忘记故事背景。而作为青春片不可或缺的女一号,没有了其他片子女主角的美貌和敢爱敢恨神经质的性格,李珥的角色始终是一种从一而终恬淡而清纯的的印象。她的喜欢是远远的凝视与追随,却始终不会说出口,哪怕是有过为了心爱的男生想变坏的冲动,也因为实在“做不到”而放弃,正如旁白所讲的那样,“上帝作证,我是一个好女孩”。比起动不动就堕胎的狗血青春故事,也许这才更贴近我们真实的青春面貌吧。
记得《万物生长》里有句台词,“爱情没有对错,只有真假”,《左耳》中的也有句台词“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爱情到底是对错还是真假这事儿真的说不清楚,不过按照青春片的套路,若论真假,一定是真,论对错,一定是错,而《左耳》讲述的就是几段错误却无比真实的懵懂爱情。
青春必然是有爱情存在的,片中几个人的爱情源于单纯的喜欢,长得漂亮、篮球打得好,甚至是因为“坏”,青春期的悸动之爱简单而直接,如同黎吧啦的勇敢表白,也如同李珥的默默关注。而谁的青春没有错爱过,但青春无悔,就像黎吧啦不后悔爱过张漾,而李珥也不后悔爱过许弋,虽然到头来也许发现爱错了人,但是青春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足够包容,不论是非,不一定能收获不了爱情,却一定能收获成长。
《左耳》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它就真的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好,其他片子有的毛病它也存在。比如演员的表演还稍欠火候,几个回忆的片段过渡略显得生硬,将老掉牙的网络段子作为增加影片笑点的手段等等,除此之外,这部片子同样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对黎吧啦临终遗言到底说了什么的处理,张漾很好奇,观众同样,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张漾这个人物的转变,吧啦到底说了什么真的不重要了,左耳失聪的李珥也不必在未没能听到好友的遗言而自责,这似乎是在向观众暗示,往事如风,放下过往,才能轻松前行。影片另一个值得回味的地方则是张漾跳下水救人的情节。当他拉着落水女孩的手,他突然发现女孩变成了吧啦的模样,于是他看着水面,选择了与吧啦一起呆在不被打扰的海里,如同那个夜晚他们在水里的初次缠绵……不过随后的画面是张漾已经上岸用毛巾擦身体,这一段的衔接太生硬。如同一团刚刚燃起的火焰瞬间被浇灭一般,使得本来充满创意的情节显得有点突兀,让人遗憾。
影片最后,并没有交待许弋的结局,也不知道张漾到底对李珥说了什么。这如同我们的青春,那些曾经爱过的人如今怎么样了,我们可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到底青春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不重要了,因为无论你怎么努力试着去表达重现,青春只是一段轻声耳语,你无法听清,同样,你也无需听清。
《左耳》改编自饶雪漫同名小说,由苏有朋导演陈都灵、欧豪、杨洋、马思纯、胡夏主演,于2015年4月上映。
高中是我对“青春”这个字眼最敏感的时期,那个时候我还处于一个懵懂时期,那个时候我以为青春就应该像小说和电影里那样放荡不羁,我以为那才是真正的青春,仿佛我的青春就是假的似的。高中那段时间,我把各种青春电影都搜来胡看一通,其实并不在乎电影好不好看,我只是想看看别人的青春是怎么度过的。我的青春肯定是在考试和书本间度过的,我没资本去放纵也没时间去放纵,我唯有奋战高考。
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片时,我眼前一亮,这女主真的好清纯,简直是所有男生理想中的女生。后来知道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苏有朋,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演员都想转行做导演,也许演着演着演出心得了吧!以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完全不带脑子的,只是借此怀念我失去的青春,仅此而已。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才又去重温了一下这部电影,昨日重现,往事不堪回首。一把年纪的老阿姨居然还坐在电脑旁看青春疼痛片,味同嚼蜡,无感,矫情,无病呻吟,这是我现在的观影感受。看的时候还在感叹,啊,那是杨洋啊,这不是马思纯吗?咦,这不是胡夏嘛!居然有关晓彤我的天!原来以前自己压根不注意他们,现在一看,这么多大牌明星啊真了不起!
以前一直以为许弋才是男主,以前一直没发现女主的戏份真是挺少的,马思纯的演技真是没得说,无论演乖乖女还是社会女对于角色的性格都拿捏得十分准确。
青春疼痛片是我国近年来电影市场的高产物,不知多少烂片靠着大牌演员阵容在影院赚足了票房,观众也在这种高产低质的烂片的狂轰滥炸中出现了审美疲劳,就算再不会看电影的观众都能一眼分辨出烂片了。
青春片水平高不高,情节精彩不精彩都不说,起码符合常理,符合逻辑,这很重要,要不然会感觉乱了套。靠颜值赢的最多是票房,靠颜值又靠演技赢的不止票房,还有口碑。不是说这部片子多差,但是真的不好看,再是赵薇演唱的主题曲真的很好听。我的青春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青春,没有复仇,没有堕胎,没有滚床单,没有撕逼,我们没有这么酷,没有那么能作,恳请不要把青春搞得这么廉价。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饶雪漫的同名小说《左耳》不一样的感受,文字往往比影片给人的感觉更深刻。
“左耳靠近心脏,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电影里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在我看来,近期播出的关于青春的小说,都是比较伤感的。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仿佛只有悲剧才能给这个世界一个善意的提醒。每个人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总有那么几个奇葩的老师,那么几个难以忘记的死党,甚至无法忘怀的恋人。有些人会选择洒脱的忘记而有的人却选择深埋藏于心底。时间久了,就如同发了酵的酒,透着一股子酸劲,伤了自己也赚取了别人不少的眼泪。
就女主角人物性格而言,她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她没有吧啦勇敢,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始终没用勇气说出来,总是等着一个个帅哥主动来找她。永远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让人不忍有任何的伤害。幸福的到来来之不易,有的时候可能是用卑微到泥土里的方式。那些姿态,那种希望不言而喻的感动,有时候会蝶化成一种美好,而更多的时候只能是一种错过。
电影终归是电影。不管是谁拍的,我们都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去做试验。因为生活里没有咔,没有倒带,也没有剪辑。遇到的人好好对待,错过的人学着忘记。一切都是徒劳,过去的错不会因为忏悔得到救赎,却会因为新的开始而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