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姓人才辈出有春秋末年思想家李耳,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唐代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我国的“李”姓源远流长,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孙以官员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姓改为李姓。唐朝时,“李”姓为国姓。从资料中发现,唐代开国元勋中,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赐予“李”姓。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李”姓,是“李”姓在唐代成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这也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李”姓是当代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据统计,全国“李”姓人口总数超过一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