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悲哀是父母跟着受委屈,女儿不孝。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对于不忠不孝之人有什么自尊可言?可笑!
老人健康,儿女福;儿女不孝,苍天报!
没有不忠不孝的佛,没有不仁不义的神。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不孝顺的女儿,必然是难以驾驭的妻子。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归结起来,便是"恶心"!
他很孝顺,只孝下,不孝上。
隔窗望儿喂孙儿,
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
当心你儿饿我儿。
看见不孝这个字眼就顺手打下了这首诗,
虽然不是您要句子,但我非常喜欢。把祖孙三代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我先把这首诗歌背景简单介绍下:从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为人厚道,很受人们尊敬,不幸的是,儿子尚幼时便丧妻,因家境贫寒,又怕儿子受继母的气,未能续弦。他含辛茹苦的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结婚后,却听信媳妇的谗言,致使老人衣不暖体,食难饱腹,还恶语伤人,备受虐待。邻居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十分同情宋先生。
有一天清晨,宋先生隔窗看小俩口高兴的给孙儿喂饭。他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回屋里便提笔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大门外的墙上:隔窗望儿喂孙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 当心你儿饿我儿。
逆子贼臣,鸮鸟生翼,衣冠枭獍,弑父杀兄,六亲不认!
尔枉为人子,何者若焉乎!
竖子不足与谋!
呜呼,汝不孝也,胡不去死?
娶了媳妇忘了娘。
我过极重视孝道。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