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产力低,人穷,大部分战斗就是一群农兵一窝蜂冲,见面就乱砍,打完了胜利一方抢钱抢粮抢娘们。
以上就是真实情况,你可以自行脑补,比电视上演的还low比十倍的样子。历史上岳飞部作为当时装备最好的南宋军队,披甲率也只有50%,而且很多人穿的还是皮甲。换句话说,剩下50%的兵,连件皮夹克这种级别的防具都没有,而这就是当时南宋装备最好的军队了。
而且岳飞的部队是只隶属于军事贵族的私军,军人都是正规职业军人,有组织有训练的,不是随随便便从农村抓来的农兵。这种部队就算是中国古代的精锐中的精锐了,其中一半的人连皮夹克都穿不上。
明朝末年的时候,明军大部分穿的都是无甲或者纸甲,满洲八旗军则是披甲率100%的职业军人,满洲重甲兵对当时明军来说几乎刀枪不入,因此清军和明军野战几乎不败。而满洲重甲兵是什么装备呢?
呵呵,也就是棉衣里镶甲片的棉甲而已。。。几万套这种铠甲,就可以在当时横扫天下。。。对面明军有寒酸,简直可想而知。
================================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打仗就是这样。宋朝把兵法设置成秘学,没法传播,很多东西就失传了。。。后世很多打仗完全就是菜鸡互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精锐骑兵表现出来了文明国家所应有的纪律和士气,但就其训练和战术水平来说,简直就像是军盲文人在三国演义里脑补出来的一样可笑。蒙古骑兵无论是单对单马上格斗,还是骑兵团战术,都完败于英国人训练的印度骑兵。清军骑兵伤亡近2000人,才砍死对面5个印度骑兵。。。完全就是单方面虐杀。
如果你想了解中古时代战争的话,建议多看下太平天国战争。时代离的近记录比较详细,而且团练属于军事贵族的私军,将领会研究新式战术,不会克扣部下军饷,一般不会胡吊搞。相比之下,宋朝、明朝打的很多仗,简直就是军盲领导一拍脑袋胡吊搞。
如果是正面硬碰硬,基本就是先扎营,然后双方背靠营寨列阵。
大体上而言,弓弩手等轻装兵以松散队列在前,重甲大盾的重装兵以紧密队列在后,其他的长矛手之类的在重装兵后面,精锐骑兵在侧后备战,轻装游骑则分布于战场上以用于扩大战场控制面积。
而列阵的基本,是精锐在右,因为士兵都是左手持盾,护卫自身的同时也帮左侧的士兵掩护,所以在阵列右侧最边缘的士兵是没有战友盾牌掩护的,风险明显比较高,所以要安排精锐才行。
另外,也有以小队组合成大阵的列阵方式,也就是少量不同兵种的士兵组成一个个小阵,小阵挨着起来结合成大阵。
当然,这种小阵的站位也和大阵雷同,也是弓弩在前,后盾,再后枪矛之类。
-----------
作战时,一般先由弓弩手在阵前对射,互相袭扰敌方步兵阵列,骑兵占优的一方也会以轻装游骑袭扰敌军侧翼。
在这种袭扰中占优的一方,会尽可能的接近敌方进行射击,因为距离进了弓弩杀伤效率更高(毕竟箭也是要钱的,离远的射击很浪费的。)
而劣势方,则会在敌人轻装兵太过接近时,使用骑兵进行驱赶,不让敌人太过靠近己方阵列,并为己方轻装兵提供掩护,让他们有机会夺回战场位置(一般是由重装精锐骑兵来执行这种任务)
这种以远程射击为主要手段的袭扰战,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双方的轻装兵会在战场中间来来回回的拉锯,直到有一方在持续的伤亡中失去耐性为止。
一旦其中一方失去耐性,就会开始准备接近战,重装步会以缓慢步行的方式接近敌人(也有骑乘战马冲在敌人阵前在下马步战的战法,为什么骑马的还要下马步战?因为战马是冲不进阵列完成的敌人中间的,所以正面作战时只能步战。)
这时候,双方的轻装兵弓弩手就都会后侧,让重装兵站出来面对面的厮杀。
这种厮杀可不像电影里那样冲上去一通乱砍,而是接近到很近的距离才开始冲锋,也只有这一波冲锋会造成较大的伤亡,之后双方的重装兵就会紧紧拥挤到一起,这时候的杀伤效率就非常低了,基本就是僵持状态。
虽然在这种重步兵对峙中,偶尔也会有一些诸如集中精锐在某一点发动突袭,以求攻破敌人阵线的情况,但是重装步兵阵列毕竟反应比较慢,面对同样的重步兵时进攻效率也不高,在双方兵力、武装、训练、士气差不太多的情况,这类突击手段其实很难起到良好效率,所以不是特别常用的战术手段。
而主要负责打破这种僵持状态的,则是移动到两翼的游骑和轻装兵,他们会在双翼交锋,占优势的一方自然会分出精力从侧翼攻击敌人的重装兵,企图打乱敌人的阵列。
而劣势方,基本有两种选择,派出预备的步兵上前顶住正面阵线稳定阵列,或者派出精锐骑兵加入侧翼战斗取回侧翼上的优势。
这时候基本就到了决胜负的阶段了,双方会持续投入预备兵力,直到其中一方因为将领预判失误没能及时把预备兵力派送到需要的位置,或者预备兵力用完了无兵可派。(为什么要预判?因为古代通讯条件差,命令传达需要一些时间,想要赶上战场变化,就必须提前下令)
那么,对方将领就会抓住机会,撕裂敌人的阵线,而一旦失去阵线,那么士兵们就会从一个能够互相配合的作战整体,变为只能各自而战的个体,个体是打不赢集体力量的,这样一来,胜负也就分出来了。
失去阵线且没能及时补救的一方,就会崩溃,被追杀,这时候就轮到之前设立的营寨起作用了。
如果崩溃速度不太快,或者将领能够及时补救,那么就有可能让士兵逃回营寨重新整队。
如果崩溃的比较严重嘛...自然就是被敌人一波推了,大败亏输。
=========
补充,上面那位回答说一群农兵一窝蜂冲,见面就乱砍,纯粹扯淡,只有在追杀溃逃的敌人时,这种轻装兵甚至辅助兵才有可能一窝蜂的冲上去乱砍,正面作战时,一般不会用到他们,即便用到,也是安排在阵中最稳定的位置上,跟着重甲兵后面,在正面战场上与敌人挤到一起做僵持。
古代弓箭手到底怎样作战?
laicheng30
LV.4 3 分钟前
冷兵器正面战场也是要整齐行军和列队的,因为这是打仗,不是打群架一窝蜂乱打,弓箭手队一般作为轻步兵团和预备步兵团列队作战,弓箭手在列队作战的正面战场上都是站在第一排,不需要瞄准,只需要听指挥者的号令,等横队第一排的的令旗挥舞,集体向敌军队列射出第一支箭,射完后整排弓箭手后退到第二排,第二排的弓箭手换到第一排听令射击,退到第二排的队伍准备装填第二支箭。正面战场的头阵,肯定是双方弓箭手先互相射击几波削弱敌方的兵力,接着头排弓箭手散开,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给重步兵队让路(重步兵不是他装备很重,而是指的是他专门负责近身肉搏),重步兵队打乱队形开始冲锋,双方步兵开始搏杀。双方步兵战到差不多的时候,双方骑兵开始冲锋定战场的胜负,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果骑兵也胶着在一起,胜负难料,这时弓箭手就扔掉弓箭,拿出近身武器,投入战场厮杀,作为预备步兵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