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建立真挚友谊的距离其实只有一层薄纱。而这层薄纱其实并不是语言、文化或者交友的技巧,而是对于“为什么和外国人交友”这个问题的理解。
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说“来了这边生活,不融入当地总觉的好想自己还是外地人”,“虽然将来还是打算回国,但是想要拥有这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或者“想要留下来工作,早日融入本地的圈子更利于networking,为将来的就业铺路”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些原因都很对,也都特别实在,我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想的。不过我后来反思的时候发现,我当初以这样的对于“为什么”的理解和美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交友的时候,我交到了存在电话或者Ins里的熟人,却没有交到真正可以交心朋友。
为什么呢?
因为我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心里都是以“我们中国人”和“他们外国人”来区分这两个群体的。在他们面前,我把自己当外人。而在我心里,我把他们当外人。
甚至有时候,他们成为了我想要“融入本地人圈子”这个现在想来本末倒置而且是个伪命题的目标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后来我逐渐发现,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和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共同体和社群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初的我自己都不曾打开心扉,凭什么期待别人打开心扉呢。
01.越来越大的共同体
十五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家乡的同一片社区里活动的,大家多半是从幼儿园起就认识的小伙伴,同质化程度非常高,感觉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爸妈的单位以及星座。
大学去了北京,突然一下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第一次听到东北朋友把插线板叫插排,广东朋友把吹风机叫风筒,听到台州朋友给家里打电话让我以为是哪个小语种。第一次听说武汉热干面,上海一锅鲜,东北锅包肉,广西螺狮粉;第一次认识满族人、苗族人、维吾尔族人。第一次发现北京人做鱼香肉丝里面居然不是放莴笋而是胡萝卜。大一经历了一个文化冲击,才发现原来人和人之间除了星座以外竟还有这么多差异。
也是离开了家乡,我才时常的感受到 “我是XX人”和“我是北方人”这两个身份。从小到大,我都没想过这两个身份,因为身边的人都是一样的。

不过,遇到的小伙伴们差异越大,我越是学会了抛开这些外在的差异去了解大家的内在 — 了解大家的兴趣爱好,人生价值观,生活中的快乐与苦恼;同时,去试着了解对方的家乡话,家乡菜,以及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他们各自的故事。这些外在的不同,反而成为了交友中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一部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各地的文化,也使得我的眼光变得更广更远了。
02.和地球人交朋友
来了美国以后,我在大多数人眼里就不是“XX人”或者“北方人”了,而是“中国人”,和“亚洲人”。这两个身份,我虽然也一直知道,但几乎很少在日常生活中想过,因为身边的人都是中国人。
我当年觉得南北方之间的差异大了去了。而现在在美国的我们,又都连南方北方的区分都没有了,直接都是中国人。虽然越南人和印度人,菲律宾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不过在美国这个地球村,亚洲人之间种族以及语言的差异在很多地方都抵不过大家之间的相似点,于是大家索性都是亚洲人。我们以中国人的视角看菲律宾人,觉得他们可能是圈外人,但以亚洲人的视角看他们,就好像又成为了圈里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家都是城邦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人类对于国籍的认识始于想象,而尤里·赫拉利甚至断言人类的一切共同体都产生于想象——一个人是圈里还是圈外,就看你怎么想象了。有时候科幻片看多了的我经常会想,如果外星人来造访地球,那我们所有的人类就会是同一个社群,干脆都是地球人。
既然在美国的中国人并没有因为彼此不同的方言、家乡菜、习性与成长环境而阻碍了大家成为一个圈子的人,那么我觉得我们和在美国的本地人、法国人、俄罗斯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墨西哥人、非洲人等等,同是作为地球人同类,也是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圈子的人。
03. 圈里圈外
回到最开始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和外国人交朋友?” 我觉得这个回答应该和为什么和中国人交朋友是类似的,也就是:
“为什么交朋友?”
因为合得来,因为彼此欣赏,因为有共同兴趣或话题,因为想要一起鼓励一起成长,因为想要凑一桌火锅或者交一个登山队友。因为一千种想要交友的理由。
和家里的美国队友交往时间越长,越觉得我们之间的差别越小。而在我从心里转变了对“为什么和外国人交朋友”的理解之后,我交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知心好友。我有专门为了我的婚礼而从法国飞回来的法国闺蜜,有每两周就一起散步聊天的非裔死党,有时常互发搞笑视频的美国妹妹,有天天跟我唠叨自己感情故事的俄罗斯裔男闺蜜。我也有相识了十七年的中国挚友,愿意从北京飞去西安看我的闺蜜,也有我愿意坐火车去纽约或者飞去明尼苏达看望的中国知己,还有当地的一群一起健身和凑饭局的中国小伙伴。
在我心里这些友谊不同但都珍贵,并没有因为对方有着一样或不一样的国籍、皮肤的颜色、或者语言而使得我对某份感情区别对待。对外国人的友谊,不更轻,也不更重。我不把自己当外人看,也不把他们当外人看。
最后想就“融入”这个话题多说一嘴:我们不是要“融入”某个圈子,我们是要建立自己的圈子。
“融入”圈子的前提假设是这个朋友圈子已经提前存在了,而我认为这是个大多少情况下不成立的假设。很多时候大家除了身边一两个知己,很多稍微大一点的朋友圈都不是已经存在的,而是一个可以由我们参加去共同建设的东西。我在这边大多数的朋友圈子都是共同参加建立起来的,而不是“融入”的。所以我们在这些友谊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也很重要。
最后的最后,希望漂泊在外的各位都能结交到自己知心的好友,让在外漂泊的日子,不那么孤零,让披襟斩棘的日子,不那么艰辛。
和外国人交朋友有什么好处?非得跟外国人交朋友就为了好处吗?
我感觉和外国人交朋友第1点,语言沟流不方便,第2.1个风俗习惯不一样,如果真正能交到好的朋友是相当难的。
像你所说的跟外国人交朋友有什么好处,我感觉没什么好处,如果你想去外国的话,现在出国非常方便。
可以签证到任何国家旅游,为什么非得要认识外国人,再说外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我们国家的一点都不一样,他们喜欢AA制,我们现在也在。某些方面有AA制这样的行为。
做风俗礼仪来讲,我们跟外国人有很多不同之处。比方说你认识了外国人,你可以到他家做客,但是你在他家留宿的情况下好像不太可能。
不像我们国家这样。和外国人交朋友是为了更好的沟通,或者在工作方面。
不是单纯的和外国人交朋友,是处是从哪一方面的好处?
如果和外国人交朋友,真能达到那种肝胆相照的程度,当然是好了。
Making friends with foreigners ,you can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