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本文按()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等画面。这些画面不仅表现了草原的()美,更表现了

2024-10-29 23:24: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草原》本文按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热情迎客——盛情款待等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更表现了草原的人美。

《草原》一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

1、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3、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扩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这个作品被选进了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人教版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原

回答2:

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热情迎客——盛情款待等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回答3:

《草原》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等画面。这些画面不仅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更表现了草原的(人情、民俗)美,最后用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

回答4: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热情迎客盛情款待。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不行风光美,而且人情更没最后用诗句蒙汉情深深何忍,别天涯碧草些话斜结束,全文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回答5:

描【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等三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