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不同:
外扣法公式: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内扣法公式: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例如:假设准备申购某基金10000元,申购费率为1.5%,基金净值为1元。
用内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0 所得份额=9850/1=9850
用外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2.22 所得份额=9852.22/1=9852.22
扩展资料
1、如果是货币基金,计算方式如下:
当天盈亏=当天可用份额*当天万份收益/10000
累计盈亏=持仓市值+赎回到账金额+现金分红金额+转出基金金额-申购金额-认购金额-定投金额-转入基金金额
2、如果是非货币基金,计算方式如下:
当天盈亏=当天可用份额*当天基金净值收益率
累计盈亏=持仓市值+赎回到账金额+现金分红金额+转出基金金额-申购金额-认购金额-定投金额-转入基金金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内扣法
百度百科-外扣法
内扣法和外扣法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计算方法的问题,其实这个改变对投资者是有好处的,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用外扣法。举个例子说:
假设你准备申购某基金10000元,申购费率为1.5%,基金净值为1元。
用内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0 所得份额=9850/1=9850
用外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2.22 所得份额=9852.22/1=9852.22
通过例子可以一目了然,同样用10000块钱申购基金,用外扣法计算比用内扣法计算多2.22份。
有业内人士认为,外扣法和内扣法在国外基金销售中都被采用,但是由于外扣法计算时用除法,内扣法计算时用乘法,内扣法计算更简单,所以国内基金一般都采用内扣法。采用外扣法后,虽然影响单位金额不大,但确实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早在2007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就给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下发通知,要求修改有关基金认购、申购费用的计算方法。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今后统一采取外扣法。
你好,“外扣法”和“内扣法”都是计算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两者的计算公式不同。目前普遍采用“外扣法”。
“外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目前市场上的基金基本采用外扣法的计算方式。
“内扣法”,其计算公式为: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 T日基金份额净值”。
“外扣法”和“内扣法”都是计算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两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而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内扣法”,其计算公式为: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 T日基金份额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