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三、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译文: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四、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译文: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清明》
译文: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名句有: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诗词大意为: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2.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词大意为: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清明
作者: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作者:韩翃 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吸收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清明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祀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