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一生的功与过?

2024-12-14 19:39: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斯大林的评价应该有一个总体说法。历史证明,“有过无功”论,把斯大林当作敌人,或者,像安德烈耶娃等人那样,把斯大林描绘成一个“有功无过”的“完人”,都站不住脚。“功大于过”论,难以解释某些重大历史事实,不易得到广泛认同。“过大于功”论,存在明显的片面性。看来,在研究问题时,无须就斯大林功过的比例争论不休,而应在肯定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30年这一基本前提下,着重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当然,对斯大林也该有一个总体上的评价。笔者认为:斯大林是一位有巨大历史功绩的人物,是一位有非凡领导才能的人物,是一位有严重错误罪过的人物,是一位有致命性格缺陷的人物,因而,是一位功过成败兼而有之、不可避免地引起长期争议的人物。
  当代世界 200304
  国内外对斯大林的评价形成某些共识。大致是:第一,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 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第二,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第三,斯大林的主要功绩: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第四,斯大林的主要错误: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无辜干部遭镇压;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 个人素质的原因。
  四、赫鲁晓夫也谈斯大林的功与过,因其立足于“谴责”,往往用语刻薄,给人的印象是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说,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价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因为他的功绩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说“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以及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报告中着重指责把斯大林“变成某种超群的人物,认为他像神仙一样具有非凡的品质,他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够代替所有人思考,能够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一点是错的”。赫鲁晓夫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也只是强调必须公开地谴责对斯大 林个人迷信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和歪曲现象”,“抛弃已经成为前进障碍的那种对党和 国家的领导方法”。从这些词句上,并不能得出“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结论。大论战时 “二评”《关于斯大林问题》引证赫鲁晓夫谩骂斯大林的粗暴字眼,反映了赫鲁晓夫骨 子里是憎恨斯大林的。
  五、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后来各个时期较少评论斯大林,出于实用主义需要,谈及时谴责兼有肯定。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避不开斯大林,或多或少要提一下斯大林的功绩。通常的说法是:在战争年代,斯大林所表现的巨大政治意志、目的性和坚定性、善于组织人们和使人们遵守纪律,在取得胜利方面起了自己的作用;不能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笔勾销,等等。
  六、苏联军界领导人对斯大林功过的评述一般比较中肯。具有代表性的是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主任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于1988年撰写的《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一书。其中指出:1、斯大林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复杂的辩证法。坦诚地面对历史,面对真理,不能不承认斯大林对争取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无可辩驳的贡献,也不能不承认他毫无根据地迫害千千万万无辜者的政治错误和罪行。2、斯大林拥有无限权力,不受民主监督,至高无上,为所欲为。但他却内心孤独。他毕生都尽力把自己的这个弱点变成力量的标志。列宁指出的斯大林“凶狠”的特点,在政治家身上起了极坏的作用。3、从列宁逝世直到30年代初,在革命领袖中也许只有斯大林一个人最彻底、最坚决地维护党关于确立和加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方针。他没有那种能取代列宁的天资,但别人也没有。他在智力和道德上不及许多人;但在争取新制度生存的斗争时刻,极端重要的是目标明确和领袖的政治意志。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列宁,无人能胜过斯大林。
  七、我党早期对斯大林的公开评价采取“两点论”,提出“功大于过”。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先后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两论”),不仅肯定了苏共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的重要性,对斯大林的功过作了冷静的、客观的、在当时条件下堪称全面的评价,而且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领袖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等角度,对斯大林错误的社会历史根源作了理论剖析,还着重指出:“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作出全面的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 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两论”当时在国际上特别在苏联产生了强烈的积极反响。 从总体上说,“两论”的基本观点和提出的评价斯大林的方法论,至今仍站得住脚。其 中关于“斯大林的错误同他的成绩比较起来,只居于第二位的地位”这一说法,虽然越 往后越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但毕竟是比较合理的。至于毛泽东说斯大林的功过“三七开 ”,形容功大于过,无非是运用中国传统的一种通俗比喻,不必去细究。不过,基于当 时的历史条件,“两论”中笼统地称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创造性 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现在看来有些偏高。而1963年9月在大论战过程中 写的“二评”《关于斯大林问题》,由于当时与赫鲁晓夫作斗争的政治需要,对斯大林 错误的一面则有些过于简化、淡化。
  八、中国学术理论界对斯大林的评价前后有所变化。总的来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学术理论界对斯大林的评价没有逾越“两论”的基本框架。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 性”大量揭发斯大林的罪行、特别是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模式破产——之后,国内 从负面评价斯大林的论说增加。随着对斯大林模式教训的研究加深,开始出现斯大林“ 过大于功”的说法。

回答2:

斯大林是无产阶级的利剑,面对敌人疯狂反攻倒算的时候就不得不举起这把利剑。
斯大林模式的基础在于二点,首先是落后的社会现状(如俄国和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在这一现状上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有所取舍,必须先集中力量把工业建设起来,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够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捍卫自身。谁来领导这一建设?当然你可以说大家先坐下来商量,选个代表。是的一天解决不了就讨论十天,十天解决不了就讨论一个月、一年。问题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必须抓紧分分秒秒建设,与帝国主义世界竞赛、与时间竞赛,因为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社会主义必须有力量打赢战争才能够有明天。这就需要系统地建设起强大的工业体系。因此暂时没有时间来讨论选谁做代表,面对首要而又急迫的建设任务,就必须选拔一些现在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来担任领导,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技术官僚(他们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下层的)来运作。为了控制官僚,同时就得建立起一级对上一级负责的官僚系统——这一体制在列宁时代就已建立了起来。这一体制简单有效,能够针对主要的问题,集中力量。而保证让这一体系运行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则只能主要依靠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官僚系统的最上级)的威望。所以全部问题便集中在了这里,最高领导人必须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但是技术官僚系统本身却无法产生这样的人,这就导致了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社会主义进程的终止,因为整艘船全靠斯大林在为无产阶级掌舵,斯大林离开后技术官僚中产生的掌舵人就再也不属于无产阶级的了,他们摆脱了斯大林的控制,开始按自己集团的利益来领导国家(斯大林是革命的产物,不是技术官僚系统的产物,而赫鲁晓夫们却是这个系统直接的产物)

为什么必须依靠技术官僚才能够迅速而集中地建设呢?这又引出了第二点,因为社会长期的落后状况,人民的觉悟还不够,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先进觉悟还没有发展起来,阶级斗争还没有进入更深层的领域——人们的思想领域。农村也还被强大的小生产势力所影响着。又是时间!根本没有时间等待这种觉悟,只能边建设边通过教育来促进。这时又缺乏好的教员,主要还是通过学习文化后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工人、农民学了识字,找来书啊、报纸啊来看,可那上面是什么呢?有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有潜藏着的资本主义的思想,这让刚接触文化的群众难以辨别,因为大部分的知识分子还不是属于工人阶级的。所以连最高领导人也必须经常地过问文化领域,指导创作,让文化为无产阶级服务也是件异常艰巨的事情,同时也考验着最高领导人自身的鉴识能力。在这种严酷的现实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非常落后,又被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包围,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产生出了斯大林的局限性,既斯大林在当时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内存在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的利益与技术官僚的利益,背后潜伏着代表这二种利益的二条路线),所以斯大林还没有关注到社会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继续与党内(潜藏的)走资派进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在斯大林晚年的一些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此已经有所认识,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是这个小主人在各方面还没有成熟起来,他还需要锻炼和成长。斯大林就如一个严厉而又宠爱的父亲,严厉是因为严峻的条件;又因为宠爱,担心孩子犯错误而不愿意让他过多地接受锻炼和考验,总是替孩子做许多事情。这样在父亲离开后,面对一群奸诈的管家,孩子不知所措,最终让管家成了主人。

所以,我把斯大林体制看作列宁体制的1.01版,毛泽东继承了斯大林体制,并且针对BUG做了补丁(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无产阶级)修改,可以看作1.02版。经过不断的锻炼孩子总会长大的,他很聪明,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只是还需要点时间来成长。

回答3:

(2015·荆州)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回答4:

科巴杀那么多人,纯粹就一杀人狂魔,把“功”字用在它身上玷污了这个字!

回答5:

个人主义太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