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对“陪读”有什么看法?

2025-02-02 20:00: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近年来,子女上大学(甚至高中)以后,一些我国家长会放弃原来的工作,无论多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而去陪子女读书。

国内读书的有,国外读书的也有。除了上述的社会因素之外,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子女的性格问题,比如一些子女性格比较内向,不能适应变化太大的环境等等。

但如果消除了这两个因素,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陪读的家长,有的人认为不值得。一种行为是否值得,要看其动机和结果。

如果动机和结果是好的,这种行为就是值得的;如果动机和结果是不好的,或者不如所愿,当然是不值得(但如果认识到了,也还来得及修正)。

但问题是在陪读当初,很难预测行为结果的好坏,心理因素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家长可以预测自己放弃原来的工作之后,仍然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用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获得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值得尝试的。

这就要看当事人的远见、自信心、价值观和期望值了,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其次,对于子女,有的人认为不利于子女成长。这种思想是一种现代我国人吸取西方人观点而形成的思想。

他们认为现代我国已经与世界接轨,尤其是生活与工作在西方,更应当培养西方的生活与工作的理念。

子女成长受到家庭影响的成份很大,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能还是决定性因素,但在一个有良好教育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他们不仅可以很快适应我国这个浮噪、多变、动荡的社会,

也可以很快适应西方社会,因为他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原则”,而不是依靠自己去独创或独闯。知识和经验也就是一种积累和传承。

至于子女何时能够拥有自己的“新思维”和“新理念”,这要看父母是如何培养和指导子女的,这还是个“良好的家庭教育”问题。

总之,大多数人是希望子女早日成才、早日独立的。这种观点值得赞赏。

回答2:

我赞成在孩子学校附近买房,这样孩子可节省路程时间.孩子补课时,我跟她在一起听课,是因为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知道的问题她不说,这时我在一旁要求她举手发言,告诉她说错了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老师知道你听懂了现在的她非常爱举手发言了,老师不点她回答问题她还要生气,有时还要求老师这道题由我来讲课,呵呵

回答3:

陪读, 我觉得要针对于各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来定,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强,就不需要陪读了,有的家庭条件有限,孩子又不自觉,所以陪读也只是一种奢望,现在社会复杂,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孩子都聪明,接收能力快,所以陪读也需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