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牢少女》的真实事件在中央台特稿《奥地利遭绑女孩心理受创伤嫌疑犯撞火车自杀》报道过。这篇报道解释了国人患了遭绑女孩同种的精神疾病。报导说,奥地利近年最神秘的失踪案24日变成了一桩轰动欧洲的非法拘禁案。8年前失踪的女孩娜塔莎.卡姆普甚23日突然出现,而将她绑架并囚禁8年的男子当天卧轨自杀。
警方24日将卡姆普什保护起来,安置于媒体视线之外的“安全地方”,并为她和她的家人施行心理辅导。心理学家说,尽管卡姆普什看来身体健康,但8年监禁很可能给她造成心理创伤。
《地牢少女》创作背景
首先必须强调,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拍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壮年汉子,非法绑架、囚禁了一个美少女。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二人世界,少女从起初的对立、恐惧,到后来逐渐被汉子所吸引,一桩恶性案件变了味儿,很让人“囧”。
而这个男人其实并没冒犯少女,只是背地总用洋娃娃疯狂自慰,这也映证了“生活远比小说离奇”的观点。可见,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可思议的“变数”,而这种“变数”也常让人感到尴尬。当然本片并非弘扬、纵容什么,不过再现了生活的一种“变数”罢了,所以在此特别提醒“幼齿”:千万别去效仿,否则后果自负!
《地牢少女》本名《Dungeon Girl》,导演尤利·隆美尔Ulli Lommel,影片用黑白、彩色交替的手法,倾听着一个少女的讲述,镜头切换讲究,而不断穿插的那首近乎“单调”的“绿袖子”,成为本片疏解紧张空气的要素。影片结尾,趁男人熟睡,少女逃离。男人找不到少女,绝望畏罪自杀。
以上内容参考:cctv—奥地利遭绑女孩心理受创伤 嫌疑犯撞火车自杀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前不久好像有个这样的新闻
新华社有一篇特稿《奥地利遭绑女孩心理受创伤 嫌疑犯撞火车自杀》来自羊城晚报。看过之后感觉,这篇特稿解释了国人患了遭绑女孩同种的精神疾病。 报导说,奥地利近年最神秘的失踪案24日变成了一桩轰动欧洲的非法拘禁案。8年前失踪的女孩娜塔莎.卡姆普甚23日突然出现,而将她绑架并囚禁8年的男子当天卧轨自杀。
一件非法拘禁案
1998年3月2日,时年10岁的卡姆普甚在首都维也纳上学途中失踪,警方派出数百人展开大搜索,甚至排乾运河,将搜索范围扩大到邻国匈牙利,但最终一无所获。 卡姆普甚24日再度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布丽吉塔.西尔尼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她为女儿感到骄傲,「她对我说『小老鼠妈妈』,那是她小时候给我的爱称」。 8年过去了,一个外形10岁的孩子变成了18岁的大姑娘,连家裏人都不敢认了。 卡姆普甚8月24日接受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以最终确定其身份。但在检测结果出来前,从警察到家人都已认定,她就是那个8年前失踪的小姑娘,因为她上臂处有一个伤疤,那是卡姆普甚小时候接受手术治疗后留下的显著体表特徵。此外,警察还在她遭拘禁的地方找到了属於卡姆普甚的护照。 至於她是如何逃出绑架者的魔掌说法不一。但她确实逃出来了。
警察根据面色苍白的卡姆普甚指引,已经找到了监禁她的地方。那裏面积大约为6平方米,内有自来水、厕所、洗衣设备、床、书、无线电,还有衣橱。警方散发的照片显示,「地牢」入口极窄,只能供一个人爬进去。这哪裏是人居住的环境? 卡姆普甚告诉警方,绑架者最初4年始终将她关在屋中,后来逐步放松警惕,有时带著她在村庄四周散步、听收音机,偶尔还让她看电视节目,那些节目经绑架者挑选后录制下来。她还有机会看报,但大多数时间依旧与外界隔绝。 23日第一个接触到卡姆普甚的女警官萨比娜.弗罗伊登贝格说,卡姆普甚说,她整天都和绑架者在一起,甚至一起做园艺工作。那麼为甚麼她没有逃跑呢?女警官说,绑架者显然对卡姆普甚发出过生命威胁,这是她没能在此前逃出来的原因。女警官还认为,卡姆普甚遭到了性侵害,但卡姆普甚不愿承认。 每一个人都会这样想,如果绑架者不打算性侵害,那麼一直绑架她做甚麼呢?还要让她白吃饭,还要挑选录制电视节目给她看……。
报导说,警官埃里克.茨韦特勒认为,她可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长时间的绑架和劫持案件中,出於对生命威胁和看来无望形势的反应,受害人会产生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变得同情绑架者或劫持者,并认同他们的目标。
新华社提供给新民晚报这篇特稿时加了一段话:「心理学家克拉默说,卡姆普甚也许要接受数年心理创伤治疗,现在比较有利的一点是,在她遭绑架时已经10岁,完成了个性塑造阶段,而且她来自一个稳定的家庭。
最近,在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用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解释最近美国一名18岁被绑架长达8年的女孩与绑架者之间的关系,让我重新回想起这个有意思的症候群。与其说这是一种“症”,不如说这只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普遍存在的。看完以下介绍,你会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从母系氏族,部落,到国家,只要存在团体,有社会,有人,它自然在人心中萌发,我们都曾患有如下的症候群。人类没有错,这是人性的本能,包括丁玲,包括郭沫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突然闯进了两个全副武装的绑匪,对着一家银行一阵狂扫乱射,一边射一边说Party(晚会)开始了,三男一女的店员被抓,并被扔到地下室黑房子里。六天以后,这几个人不但拒绝外面的营救,而且他们认为营救她们的警察要害她们,而绑架她们的人是在保护她们。为什么? 因为在这几天当中,绑架她们的人,除了对他们的生命进行威胁外,而且还让他们相信随时都可以开枪打死她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打死她们,没开枪,他们已经感激不尽了。不但如此,绑匪还给他们食物,给饭吃。这样,这几个绑匪一下子就变得像神一样的。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她们认同了绑架她们的人,甚至绑匪喜欢的,他们就喜欢;绑匪讨厌的他们就讨厌。结果他们被营救出来时,你听不到他们对绑架者的控诉,相反的是,一位女士说: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坏人,她还和其中一个订了婚。还有一个干脆在全世界为其中一个绑架者筹款,还建立了一个为绑架他的人辩护的基金会,这时候全世界都傻了,这个病名就产生了,叫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必需以下四个条件。
一,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并且会毫不犹豫。
二,施暴者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
三,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你基本与世隔绝。
四,你感到无路可逃。
在这四个条件作用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不仅在犯罪者和受害人之间,平常生活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也不无少见。小张每天路过乞丐都施舍一毛钱,今天没有给,乞丐白了他一眼;小王同样每天路过乞丐,都一顿拳脚,今天走过没有施暴,乞丐满怀感激的对他磕了个头。乞丐对于小王来说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人类潜意识里都有受虐的欲望,这位心理学大师说:人如果长期处于一种不可抗拒的痛苦中,他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推而广之,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统治者长期施以暴政,对民众又时常施以小恩小惠,并且钳制舆论,压制自由,严密监控和惩罚异端分子,长此以往,就会让民众在不可抗拒的受迫中以自我压制和麻木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这种麻木久而久之变成一种习惯,从而保证了专制的继续,并且这帮人很可能成为专制者的帮凶,帮着他们压制新的异端分子。
强大的专制、不断的洗脑,不管任何钢铁战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无往不胜。 邪教可以让无数人痴迷献身,传销可以让无数人狂热丧知,金氏父子可以让饥饿的朝鲜人民世世代代高唱《全世界羡慕我们》,斯大林时代和M时代可以制造出无数忠心耿耿的白骨冤魂,历史上每一次种族屠杀,无一例外是以少制多。这些无法理解的现象,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大规模爆发。
8
确实有真实事件,这件事好像是2006年的,中央台和其它地方报纸上都报道过,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了,不过它发生的地点不是在美国,具体哪个国家忘了,好像是英国(不敢肯定)。
电影改编的比较大,基本上只保留了这件事件的核心内容,其它方面都是属于胡编乱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