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风习俗有哪些?

2025-01-01 16:25: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晋江民俗--“引水魂”与“叶落归根”
历史上,晋江华侨众多,他们均有“叶落归根”的愿望,即希望终老故园,埋骨桑梓。但事实上客死他乡的华侨时有出现,能运灵柩回故乡者毕竟少数,多数埋骨异域。为让亲人能魂归故里,其家属往往要择时辰请道士作“道法”,以一纸船(现也有改糊纸汽车、纸飞机)置于海边,吹打念咒,哭哭啼啼,将死者灵魂引入祖祠,俗称“引水魂”。此虽属迷信,不宜提倡,但却是对生者对于客死异邦的亲人所寄托的深切哀思的真实流露。
2、浅说隐语、行业语
旧时代,民间有一些行业用语和“僻语”,某些行业语有的与旧社会的迷信思想和旧风俗习惯有关,有一些行业语乃为防行外人知晓的隐语。
行业语与迷信风俗有关者,首推航海者和讨鱼人,时至今日,深沪,南沙岗、围头等地海滨渔民及航海人员乃至他们的家属,仍然继续使用着,或者也可称之为带有迷信色彩的习惯用语。试简述如下:吃鱼时,一边吃完了万不得已要翻动时,不说“翻”而说“转一转”。至于鱼骨,不说鱼骨而说“鱼爽”。
有人上船来探访,送行之时不说“慢行”而说“顺行”(因船家怕船行慢),“顺行”表示顺风行进之意。
渔民或船员不说“死”。有人过世就说“老去”、“故世”或“过面”,包括动物、大鱼死亡也说“善去”而不说“死”。
海上遇有死人,则称“人客公”、“头目公”或“好兄弟”。船上打翻东西称“打沏”,打倒物件称“打碍”,总之忌说死、慢、倒、翻等等不吉利语言。
商业方面的行业语,主要是一些数目字。业内人有时在商量价格,不让外人知晓就使用行业语,如天、下、平、口、水各代表数目字一、二、三、四、五,余者类推。
肩挑贩卒以及一些出卖苦力的劳动者,他们也有行业语,如“夹子”代表二,“川仔”代表三,“口仔”代表四,“对塘”代表五,“拐仔”代表七,“眉”代表八等等,主要用于工价钱的交谈或商量,不让外人知晓。
除了上述略举一二的行业语以外,旧时代晋江还有一些“僻语”。如“戏僻”,为戏曲人员专用的隐语。“乞食僻”,为乞丐专用的隐语。说这些隐语时,俗称“打僻”、“拍僻”。
当时社会上还流行两种“僻语”,一种是用语言反切的说法,像“酒”说成“柳振”,反切起来是“柳振振柳酒”。像“苦”说成“鲁肯”,反切起来是“鲁肯肯鲁苦”,这种反切说法的隐语,均用方言方音,根本无法用文字书写代表。所以虽然笔者当年也懂得使用这种语言,但要写出来就难了。
估计这种反切语的形式,乃因《汇音妙语》的流行,某些知识分子从中得到启发,创设了这种隐语。
这种隐语看起来比较难,但一旦掌握了窍门,便能熟练运用,故当时十分流行。
另有一种隐语,采用音韵相近的缀尾式说法,如“去”说成“去思”;来,说成“来西”,以此类推,比较简易。此处还有连续缀尾式的隐语,即一个字之后,缀了相近两音,如“穷”说成“穷凉省”,“大”说成“大赖徒”等等。这种隐语说起来显得十分累赘,所以只能偶尔用之。
3、嫁公鸡
所谓“嫁公鸡”,就是华侨不能按择订婚期回家举行婚礼,只好借“公鸡”为新郎,为其洞房花烛,其程序就是把公鸡,绑在床底下,然后由陪嫁姆,引新娘走进新娘房,说了几句吉利的话,算为结婚。这是晋江侨乡在婚礼形式上的一种特殊仪式,也是一种陋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倡婚事新办,此俗已绝迹。目前,婚礼仪式,除一般形式外,还采用外来的办法,即举行旅行结婚,到外地、到港澳地区甚至到海外渡蜜月。这是旧的婚礼的一种冲击,也是一种革新。
4、历史古远弄龙舞
晋江侨乡各大市镇,每逢迎神赛会、元宵佳节或其他盛会庆典活动,都有规模盛大的弄龙节目参加。
弄龙舞,民间俗称为“弄龙”,这个名称刚好与“狮”相对应。庆典活动或是迎神游行,常常有“狮队”和“弄龙队”参加,前者以表演武技为主,杀气腾腾,令人有威武雄健之感,后者则是舞蹈和拳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游艺,刚柔相济,婀娜多姿,深受群众的喜爱。
晋江各主要乡镇如安海、石狮、永宁、深沪、衙口和金井等市镇乃至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在过去均有弄龙队之设立,以适应各地元宵佳节以及节日庆典酬神娱乐之用。如解放前安海龙山寺观音到浙江南海普陀山进香谒祖的特别盛大队伍,就有好几队弄龙队和狮队。至于到石狮城隍公,到白沙镇江宫六姓府,到金井南沙岗镇海宫等著名宫庙进香、乞火和谒祖,其浩浩荡荡的迎神队伍中,也必定有弄龙队和狮队参加。
舞弄之龙的形象有很多体式,一般的“布龙”,是用篾片铅线扎成一个威武雄壮的龙头,龙嘴可以开合,也有血红的舌头,圆睁的“大龙目”和峥嵘的龙角,穿以木柄,以便舞弄者手擎舞弄。龙身则用篾片铅线扎成空心圆筒,中间也扎一支木柄以便操持。龙身有十余节之多,最后有一个高高翘起的龙尾,用绘满龙鳞的厚质布包裹,这就是常见的“布龙”。如果“龙身”里面可以点烛,夜间舞弄通体明亮者称为“火龙”,现在已改用电池点亮小电珠,两个“龙目”也用高亮度电珠,使这种“火龙”十分现代化,也更能吸引人。
除了上述“布龙”和“火龙”之外,此外还有每节龙身扎糊成蝴蝶的形状,连接起来便成为形体特别的“百叶龙”。另有一种是整条龙身插满点燃的炷香,于夜间舞弄,既如火龙翻滚,又散发出阵阵香味,这就是十分独特的”香火龙”。这种龙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比较少用。
此外还有比较简陋临时拼凑,以应付一时之需的龙。用十几块同一规格的木板凳加上龙首和龙尾拼凑而成的“木板龙”,还有由稻草临时捆扎而成的“草龙”等等。
关于“弄龙”的“弄”字,习用于唐代,广泛用于戏曲之中,如《事久弄》、《妙泽弄》等等。晋江自古以来即称“弄龙”而不叫“舞龙”。这种风俗自唐代开始而随中原移民南来晋江,并一直传承至今。

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