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礼仪故事

关于礼仪的
2024-12-20 16:55: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也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以诚相交
毛泽东与哲学家李达(1890—1966年)交往很深,两人同籍湖南,同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李达是武汉大学校长。他们在解放后第一次见面时,李达想改口喊“主席”,可又不习惯,便一连“毛主”了好几次,“席”字还是没有跟上来。毛泽东便说:“你主、主、主什么?我从前叫过你李主任吗(李达曾任中共一届中央局宣传主任)?现在我叫你李校长好不好?你过去不是叫我润之(毛泽东的字),我叫你鹤鸣兄吗(李达的字)?”
毛泽东和李达虽是挚友,但也常常发生争执。一次,两人面对面激烈地争论起来,李达激动得未吃饭就走了。毛泽东对在场的一位同志说:“今天我们两个老家伙很不冷静,这在你们青年同志面前示范作用不好。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三,但不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这是我的错。过去我写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这次我自己就没有洗刷唯心精神。”毛泽东让这位同志通知李达再谈一次,并转告“六十而耳顺”的意思,感激李达的帮助。当李达同志听知了这些情况后,说“还是润之的气量大”。
两人之间的交往,毛泽东可谓“下交不骄”,李达则是“上交不谄”。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以诚相交的友谊。

巧合的论文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1838年就已经形成了进化论的观点,并陆续写成了手稿。他没有急于付印发表,而是继续验证材料,补充论据。
这个过程,长达20年之久。
1858年夏初,正当达尔文准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突然收到在马来群岛从事考察研究的另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1823—1913年)所写的题为《论物种无限地离开原始模式的倾向》的论文,其内容跟达尔文正在考虑脱稿付印的理论著作一样。达尔文惊叹道:“我从未看到过比这件事更加显著的巧合,即使华莱士手中有过我在1842年写的那个草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较此更好的摘要来。”
在这个关系到谁是进化论创始人的重大问题上,达尔文准备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把首创权全部归于华莱士。他在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赖尔博士的信中说:“我宁愿将我的全书付之一炬,而不愿华莱士或任何人认为我达尔文待人接物有市侩气。”
深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赖尔坚决不同意达尔文这样做。在他的坚持和劝说下,达尔文才同意把自己的原稿提纲和华莱士的论文一齐送到“林奈学会”并同时宣读。
华莱士这才得知达尔文先于他20年就有了这项科学发现,他感慨地说:“达尔文是一个耐心的,下苦功夫的研究者,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
华莱士宣布:“这项发现本应该单独归功于达尔文,由于偶然的幸运我才荣获了一席。”

70年不断的师生情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周谷城和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陈云涛70多年前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就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一师教新文艺、教育学。他一生信仰马列,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诤友。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陈云涛就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
几十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们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双双进入古稀之年以后,这对师生几乎没能再见面了,但是陈云涛一直挂念着老师的健康,常托人带去问候。
1993年,金秋送爽的10月,有一天,趁风和日丽,92岁高龄的陈云涛老先生手拄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维艰地前去看望他的老师。走进周谷城的居室,陈云涛像天真的学生连呼:“老师!老师!”忙把一束鲜花献给座椅上的老师,祝愿老师寿比南山。当两位老人双手紧握时,大家都激动地淌下了热泪。陈云涛问:“记得老师您大我3岁,身体可好?”老师戴上老花镜,端详着他的学生,连声说:“变化不大,变化不大,还是老样子。”谈话把他们带回到72年前在湖南一师时的情景,时而微笑,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长叹。是的,他们的生命长河已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人。这时,老师俯身摸抚着学生细细的双腿,一再嘱咐他“要多运动运动。”老师又请学生喝一杯人参饮料,还说常饮能延年益寿。学生谢谢老师的关心,要大家都保重,深情地说:“等老师百岁寿辰,我再来看您。”一句话引得老师开怀大笑起来。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回答2: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回答3:

最早的礼仪典籍是《礼记》,你去[西祠胡同]看看

回答4:

张良
拜师,三顾茅庐,程门立雪,孔融让梨。

回答5:

孔浓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