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汪伦
马克思和恩格斯
毕加索和理发师友谊深。
“不论你用多少钱,都无法买走我对毕加索的友情和尊敬”——杨汝生说。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逝世后,有关他的传记和回忆录出了钗h,不少书说他专横、爱财、自私,甚至把他描写成“魔鬼”、“虐待狂”。然而,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最近展出了理发师厄热尼奥•阿里亚斯的一些私人资料,呈现给观众的却是另外一个毕加索。这位95岁的老人与毕加索的友谊持续了30年,他至今珍藏著对这位大师的美好回忆。毕加索约他一起看斗牛。
1945年的一天,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突然在法国南部城市瓦洛里的一家理发店门口停下。有人摇下车窗探出脑袋叫了一声:“阿里亚斯,我们来了!”这人正是毕加索,小城弗雷儒斯有斗牛比赛,毕加索邀请理发师一同去看。阿里亚斯打发走最后一名顾客,匆匆坐上汽车。
阿里亚斯1909年出生在距离西班牙马德里不远的布伊特拉戈村,在弗朗哥专制时期他逃到法国瓦洛里,靠理发为生。在那里,他与毕加索交上了朋友。毕加索比他大28岁,他视毕加索为“第二父亲”。毕加索难得有空去看斗牛,所以那天心情格外好。他的钱包里塞满了钞票,他说这些钱是给斗牛场的工作人员准备的。比赛完了,他们会到饭馆里饱壑@顿,并给跑堂的留下丰厚的小费。
50幅名画捐给了西班牙政府。
阿里亚斯是毕加索家里的常客。在毕加索的画室里,阿里亚斯给他剪头发、刮胡子,所有这些都是在极其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毕加索发现阿里亚斯徒步而来,就送给他一辆小轿车。
阿里亚斯是画家名誉的坚定捍卫者,谁说毕加索的坏话他就跟谁急。阿里亚斯回忆说,毕加索来店里理发,其他顾客都起身对他说:“大师,您先理。”但毕加索从来不愿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他认为毕加索非常慷慨。有一次,当他听到有人说毕加索是“吝啬鬼”时,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驳说:
“对一个你并不熟悉的故人进行这种攻击是幼稚和卑鄙的,毕加索一生都在奉献和给予。”随后,阿里亚斯举了钗h例子。“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是为瓦洛里的小教堂创作的,他还捐献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为我们的城市添了生机。”阿里亚斯说,毕加索一共送给他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画。理发师将这些画都捐给了西班牙政府,并在家乡布伊特拉戈建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中还陈列了一个放理发工具的盒子,上面有毕加索烙的一幅《斗牛图》和“赠给我的朋友阿里亚斯”的亲笔题词。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购买这个盒子,他给了阿里亚斯一张空白银行支票,说数目他随便填。可收藏家没想到,他竟遭到了理发师的拒绝。阿里亚斯说:“不论你用多少钱,都无法买走我对毕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毕加索去世,理发师失声痛哭, 阿里亚斯常提到一件事。
1946年的某天上午,理发店里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顾客,他叫雅克•普雷维,是不久前从纳粹集中营放出来的。正好毕加索也来理发,普雷维卷起袖子让他看胳膊上烙的号码:186524。毕加索的眼朱亄策茈X。后来,普雷维也成了毕加索的好朋友,毕加索不仅给他钱,还让他去疗养院休养。当普雷维前来参观毕加索画室的时候,毕加索指著那些画对他说:“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随便挑。”
毕加索一生从没给自己作过画。1973年4月7日,92岁的毕加索在雅克琳的陪同下,走到大厅的镜子前,说:“明天,我开始画我自己。”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阿里亚斯听到毕加索去世的消息,禁不住失声痛哭。
4友谊的名言!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麼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休戚与共,患难相救。 ——孙中山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5恩格斯与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自主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违心地去帮助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商业。当时他和马克思虽生活在同一城市,却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担任了整理占有遗稿的众人,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事业。可见,共同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6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相识于1776年。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年呢?当时他们开始共同努力推动美国革命,后来又一同为政府拟订新草案。在这些合作中孕育出的友谊是亲密无间、信诚以托、坚不可摧的。这份友谊维持了五十年。当中包含有欢乐,有协作,他们更志同道合地朝共同的目标迈进,历经多年从不间断地令彼此受益。在离开人世前四个半月时,杰斐逊重病在身,债台高筑,并为家庭的贫困感到忧心如焚,于是他提笔给这位知心好友写了封信。从他的信以及麦迪逊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朋友是一生之交;并且有时候,他们之间的友情意义之大更超越了友情本身,这份友谊给大众带来的深远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你我之间的友谊迄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我们在政治原则与追求上取得的协调在过去的漫漫岁月中为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快乐。我感到一大安慰的是,我相信你还在兢兢业业地致力于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一一这份事业我们曾为他们争取过,我们也努力要把他们透明自治的优良体制流传下去。希望这世界上有一种治理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专门有坚定不移的一只眼睛来审视它,监护大众利益和为之奋斗者的幸福,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制度将永远与责难无缘,我们一生所致力的也正在这里。我自己,还有你,毕生都为此鼎力支持。请你照顾我的身后之事,也请相信,我的友情永远和你同在。"(1826年2月17日)
一个星期后,麦迪逊写了回信——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你我的友谊与一致的政治观,总令我在回想时心中无比感动。它们为你带来欢乐,对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肩负人民的信任,为大众福利鞠躬尽瘁,从中获得的幸福感是难以泯灭的。我坚信,无论当前对我们的评判怎样,我们的一切贡献,身后的下一代人必将给予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