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这两次闹酒又各有特色。第一次闹酒是当了和尚不久,又守不住佛门的清规戒律。加之赵员外多日未送东西来,“口中淡出鸟来”,游山之际恰逢卖酒汉,勾起酒瘾,出于礼貌先是问酒:“多少钱一桶?”卖酒汉说,这酒是卖给寺中勤杂人员的,杀了他都不敢卖给和尚喝!鲁智深便放出强硬口气逼酒,“真个不卖!”卖酒汉一看这口气不对,挑起酒担便走。鲁智深便演出了:赶下亭子,双手抓住卖酒汉扁担,踢倒卖酒人,提起两桶酒,抢酒喝。这一连串抢酒动作,不但直接写出鲁智深粗鲁性格,也画出其贪酒的馋相——抢。你抢就抢吧,喝完了酒还闹事,“把皂直裰褪下来”、“露出脊背上花绣”,打了指责他喝酒的门子,“伤坏了藏殿上朱红鬲子,又把火工道人都打走了”。第一次抢酒,大闹五台山,挨了长老训斥后,也使鲁智深长了心眼。第二次闹酒是在游五台山福地。路过酒店,闻到酒香,目睹酒家不进门,偏进了铁匠铺。是不是不想喝酒呢?否也!而是在思考如何买到酒喝,又不惹出麻烦。此时,他是思酒如渴。打禅仗付了工钱,还赏了铁匠些银子。赏银子干什么呢?“和你买碗酒吃。”赏人家钱,自己心里想的还是离不开这“酒”。走了几家酒店试探,讨酒不着后,便诈称自己是行脚僧骗酒喝。粗人使计,反衬其直朴可爱。俗话说:“酒能成事,酒能败事。”骗酒喝的后果是“乱了清规,打塌了亭子,又打坏了金刚。”长老岂能容纳这等酒徒,一纸休书,便把鲁智深开走了。如果说第一次闹酒,作者着重写抢酒的外部动作的话,这第二次闹酒,则通过闻酒、睹酒、思酒、讨酒、骗酒,突出心理活动,这既显示了鲁智深率直的英雄豪气,又表现了与此相矛盾的忍让守戒的心理。
豪爽重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