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 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 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接云涛连晓晨,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的上半阕以磅的气势,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图画。而现实社会里,腐朽黑暗的政治使她幻想出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生活的明君和神奇的境界。在下半阕,她以"路长日暮"的叹息来抒发自己身经国破家亡之痛,倍受颠沛流离之苦,却又渺无归宿。"学诗漫有惊人句",表达了她怀才不遇的愤慨。然后,从"千帆舞"的现实想象了大鹏振翅一飞九万里,以此来暗示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由于这首词意境开阔,想象奇伟,所以,足以与北宋苏轼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相媲美。
但是,李清照的流亡生活并未结束。没过多久,明州被金军攻陷。宋高宗怕金兵继攻章安,就慌忙乘船逃到了温州。而这时,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奋起阻击北撤的金兵,使得金军不敢再度南进。宋高宗见局势渐稳,就从温州沿海路返回了浙江西部。李清照也随同回到了越州。为了预防金人再次攻进,高宗决定临时遣散政府机构。这样,李清照便随弟弟李选迁到了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在那里住了一年之后才回到越州。初回越州,一切还未安顿好,李清照只好寄居在别人家里。一天深夜,窃贼挖穿了卧室的墙壁,盗走了大量书籍文物。遭受了这次偷盗,李清照仅有一两部不成套的书册和三五种书法碑帖了。这件事,使李清照痛心疾首。的确,她与赵明诚费尽心血,省吃俭用购置的文物,经过两年的离乱已荡然无存了。
天接云涛连晓晨,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的上半阕以磅的气势,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图画。而现实社会里,腐朽黑暗的政治使她幻想出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生活的明君和神奇的境界。在下半阕,她以"路长日暮"的叹息来抒发自己身经国破家亡之痛,倍受颠沛流离之苦,却又渺无归宿。"学诗漫有惊人句",表达了她怀才不遇的愤慨。然后,从"千帆舞"的现实想象了大鹏振翅一飞九万里,以此来暗示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由于这首词意境开阔,想象奇伟,所以,足以与北宋苏轼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相媲美。
但是,李清照的流亡生活并未结束。没过多久,明州被金军攻陷。宋高宗怕金兵继攻章安,就慌忙乘船逃到了温州。而这时,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奋起阻击北撤的金兵,使得金军不敢再度南进。宋高宗见局势渐稳,就从温州沿海路返回了浙江西部。李清照也随同回到了越州。为了预防金人再次攻进,高宗决定临时遣散政府机构。这样,李清照便随弟弟李选迁到了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在那里住了一年之后才回到越州。初回越州,一切还未安顿好,李清照只好寄居在别人家里。一天深夜,窃贼挖穿了卧室的墙壁,盗走了大量书籍文物。遭受了这次偷盗,李清照仅有一两部不成套的书册和三五种书法碑帖了。这件事,使李清照痛心疾首。的确,她与赵明诚费尽心血,省吃俭用购置的文物,经过两年的离乱已荡然无存了。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
渔家傲》则是李清照所作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天接云涛连晓晨,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的上半阕以磅的气势,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图画。而现实社会里,腐朽黑暗的政治使她幻想出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生活的明君和神奇的境界。在下半阕,她以"路长日暮"的叹息来抒发自己身经国破家亡之痛,倍受颠沛流离之苦,却又渺无归宿。"学诗漫有惊人句",表达了她怀才不遇的愤慨。然后,从"千帆舞"的现实想象了大鹏振翅一飞九万里,以此来暗示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由于这首词意境开阔,想象奇伟,所以,足以与北宋苏轼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相媲美。
但是,李清照的流亡生活并未结束。没过多久,明州被金军攻陷。宋高宗怕金兵继攻章安,就慌忙乘船逃到了温州。而这时,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奋起阻击北撤的金兵,使得金军不敢再度南进。宋高宗见局势渐稳,就从温州沿海路返回了浙江西部。李清照也随同回到了越州。为了预防金人再次攻进,高宗决定临时遣散政府机构。这样,李清照便随弟弟李选迁到了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在那里住了一年之后才回到越州。初回越州,一切还未安顿好,李清照只好寄居在别人家里。一天深夜,窃贼挖穿了卧室的墙壁,盗走了大量书籍文物。遭受了这次偷盗,李清照仅有一两部不成套的书册和三五种书法碑帖了。这件事,使李清照痛心疾首。的确,她与赵明诚费尽心血,省吃俭用购置的文物,经过两年的离乱已荡然无存了。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