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九十六岁放在现代也是高寿,在古代更是了不得,在古时将其称呼为什么?

2024-12-15 02:23: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时高寿年龄称谓: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 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之年:tái bèi zhī nián 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百岁
(在《百度文库》翻找了很多年龄称谓,纵观各种年龄时段的称乎,唯独没有找到九十六岁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