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写作文,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怕写、烦写、不想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复杂心理活动,因其复杂,小学生“怕”它也就不足为怪。其实,学生并非不想写好作文,只是提起笔无从下手,下得手来无话可说,勉为其难写完一篇,又被老师多处指责,弄得灰头土脸。终于,畏难而退。大量的小学生由于不会写作文而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他们面对题目不知所云,下笔艰涩,言不由衷。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要达到这样的写作境界,许多老师望生兴叹。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调适该从何入手?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浅谈几点做法:一、抓本质特点,给学生减压。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而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意境,过分强调华丽的词句,这个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太高了。正因为教师这种过高的要求,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先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觉得作文原来并不神秘,并不难于上青天,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有一次,以“参观冰雕"为题写一篇作文。开始,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很难写。我耐心地加以引导,首先让大家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最感兴趣的说出来,然后要求大家只要直观地有重点地写出自己所见到的冰展的奇与美就可以了。效果果然不错,同学们不再觉得难了,都按时完成了作文。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不要求太高,对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有较大的帮助。二、抓基本功,让学生稳步发展。作文训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要懂得遣词造句,而且要懂得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所以,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写起作文来难度很大。根据这一情况,作文要从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扎实抓好口头表达基本功,由讲导写。口头表达训练从组词、造句,到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或一段话,再把说的写下来,这样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到。二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之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小学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三年级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四年级侧重记事、写人,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景、状物,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为各年级学生写好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 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三、从实际出发,不揠苗助长。 小学生作文属于起步范畴,属于习作、练笔性质。新大纲也强调从一年级开始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直到六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可拔高要求,否则,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揠苗助长之嫌,学生对作文也会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呢?一是选择作文题时,从实际出发。作文题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并且有新意,不老套,让学生一看就喜欢。二是讲评作文时从实际出发。讲评作文眼光不可过高,把目光集中在少数几篇好作文上。要多讲评中下水平的作文,甚至要多鼓励那些虽题材不新颖、寓意不深刻,但语句还算通顺、进步幅度大的作文。这样能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写作文,也会写作文。四、培养观察能力,寻求写作素材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的素材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五、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好词佳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把积累的词语、佳句灵活地运用,能写出通顺、连贯、具体的句子,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经常练,反复练,从而达到说话、写话、具体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朗读、背诵、摘抄、写读书笔记是积累语言的最好法。六、激发学生兴趣,灵活上好作文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在作文课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这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好奇是儿童的天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情景和语境,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置身于情景中,让机械、呆板、紧张的写作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读、去听、去说、去写,达到教学目的。如写《秋天》,教师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现一个个秋天里的生动场景:热闹的田野、丰收的果园、斗艳的菊花……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激活了,他们兴趣盎然地说,积极地去写。(2)结合活动,巧设题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喜欢交际、喜欢表现,特别喜欢“结合活动,创设作文情景”这样的学习方式。用做游戏、参观、表演、讨论等活动为写作的先导,不让学生感到这堂课是作文课,而是参加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先让学生在充分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地各抒己见,然后才叫学生把自己所想的、所说的整理出来,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比如在写一种食品,我就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主题为“小小美食家”的活动,先让学生品尝美食,谈美食,最后再写美食,学生们可高兴了,最后作文的效果当然很不错。(3)指导写法,提供资料,降低难度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老师不妨用举例子、分析例文等方式来指导写作方法。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或资料,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不让学生有无从写起的感觉。例如,让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不妨先通过例文来体会写人的方法。接着,老师提供一些好词佳句让学生选择使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有关知识,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摆脱作文恐惧的心理。七、激励式讲评,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活动对学生情绪影响较大的方面,不仅只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评价。学生对学习成绩、分数、等级都是十分关注的,对来自这方面的任何刺激的反应都是十分敏感和强烈的,也因而极容易为此产生情绪的波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的点评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并使这种情感体验对他们的习作行为产生强化作用。克服小学生作文畏惧心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待广大教师的挖掘和归纳,以优化我们的作文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