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和国办民助的区别

2024-11-22 21:14: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公办和国办民助的区别:
  1、公办,主要指事业由国家或集体举办。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或政府拨款。
  由政府支持办的学校,学校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学校一般费用是比较少的,并且有政府的扶住。在公办的大学里学费便宜,而且学生在校食宿比较少。所以家境一般的都上公办的学校。
  2、国办民助,即公办民助:指该机构组织的性质是公有的,但是接受民间的辅助。高校以自身软件资源办学,接受民间资本资助。
  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助”学校,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国家拥有所有权的情况下,学校经营权面向社会招聘有识之士投资教育事业和学校学生家长出纳择校费的一种办学形式。有几个典型的特征:相比一般的学校,办学硬件好,师资强,办学水平较高;收费贵,大部分收费不受义务教育收费限制;招生有优先权,大多是罗纳了辖区内的优质生源;教师吃公共财政饭,学校福利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一些大中城市出现重点学校供不应求、上学要走后门的现象。与此同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满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改善薄弱学校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出台政策,允许一些公办中小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尝试,即通过“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吸纳社会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早期的转制学校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探索性,只限于少数学校。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但是在实践中,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转制学校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社会集资、向学生收取学费,政府可以显著减轻教育支出,并快速地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特别是那些社会声望好、在吸收社会资源方面有优势的重点学校,都很有积极性。“学校转制”的试验就逐渐演变为所谓的“名校办民校”。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回答2:

公办高校就是政府设立的高校,公办高校申办的独立学院和非内设二级学院,叫公办民助,也就是公办高校引入了民间的优势资源成立的新机制高校,独立学院和非内设二级学院的性质上是公办,这种高校在英国很流行,英国很多名校成立了很多独立学院。
另外还有个民办公助:现在大部分民办高校政府会给与扶持和帮助,所以民办高校现在都属于民办或者民办公助。
毕业证书都不一样,但是都受国家承认,前提是高校在教育部备了案。公办高校和其申办的独立学院所拿的学位证书在08前一样,统一由公办高校颁发,08年后独立学院独立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