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谋略胜孔明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不同之处,是他要对付的敌手和潜在的敌手更多一些。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睿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的评语。
因此,诸葛亮只有一个敌人,即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即北伐;也只有一个手段,即诉诸武力。司马懿知道,魏之患在蜀,而不在吴,防蜀甚于防吴,但从曹丕起,攻吴之心重于攻蜀。司马懿知道魏强蜀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则蜀必败,但朝野上下,势骄焰盛,务求必克。
他知道,功高不仅震主,也会引起同僚嫉妒,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又不能使人认为他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长远来看,不宜急于和诸葛亮决战,可以在耐心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又不能不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战果。他也了解,一旦太辉煌,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则更加可怕;而无所作为的话,有可能被黜还乡,一败涂地。
所以,他得把握住,赢不能大赢,输不能大输,攻不宜太攻,守不宜大守的分寸感,要比诸葛亮难多了。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心机和他处于荆棘丛中的谨慎,以及善处左右的韬略。在当时诸葛亮、陆逊与他这三个堪称棋逢对手的主帅之中,应该说他处境最难,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认为各有千秋!不相伯仲!先说诸葛亮:孔明为人谨慎、公私分明、功必赏、过必罚!是顶尖的忠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识天文、懂地理!是个人才!!而唯一不足的是没有
魄力
、没有冒险精神!在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
魏延
曾经想他献计、而他却不敢用、这说明为人太过谨慎、不能成事!所以就是因为这样才一直被
司马懿
拦在祁山!寸步难行!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还有诸葛亮有点不相信人、在处理
蜀国
的军国大事和日常政事、总是“烦罚二十以上者、事必躬亲”、所以我总觉诸葛亮有点专权的感觉!!而司马懿:仲达为人也是个顶尖的忠臣、也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在仲达死的时候曾对
司马师
和司马昭说:“汝等切记、
人言
我有
异志
、我必肯信、我世受魏恩怎肯背反
陛下
、
我死后
汝等须善理
国事
、
兵权
切不可轻易托付有异志之人、切记、切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仲达与孔明对阵于祁山、输多胜少、只能说明仲达没有孔明的先见之明、并不是说仲达的智谋不如孔明!所以我认为是各具英才!!!!
司马懿不仅仅‘耗死’诸葛亮,本身的实力(谋略、胆识)也比诸葛亮强上几分。
司马懿…不过诸葛亮更突出而已…但司马善于防守是无人能敌的
都厉害。不过立场不同不能比较而已。就像小时候经常问的蜀国是好的还是魏国是好的一样。立场不同答案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