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是这一时期总体的社会特征,表现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具体地说:
1、政治制度上: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采用非常规的手段来控制官员和百姓
(1)明朝:①废中书,罢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权力空前提高。②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互牵制,加强了对军队的管理。③颁布《大明律》体现君主专制意志。④设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宜并由皇帝直接指挥,后设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对官吏的监视与控制。⑤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并隶属中央。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清朝: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官制,设内阁置六部,但仍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②雍正时军机处渐为常设机构,成为清代皇权加强所特有的政治特色。③八旗兵驻防制度是清初八旗制度的沿用和扩大,加强了清王朝对全国的控制。④清代的政治措施体现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2、社会经济方面,赋税制度的改革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从经济上看,明清两朝的经济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而自明代中后期,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逐渐成长,这本身就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这里须注意的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是由经济发展引起的,新生产关系的产生是旧的社会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反映。
赋税制度的改革:
(1)历程:①西汉实行编户制度。②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要向政府交纳租、调,服徭役,可纳绢代役,称为“庸”。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很强的人身附关系。唐后期实行两税法,按土地、财产多少纳税,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③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田亩,按田亩多少收税,按银两收税。④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2)发展趋势:①以人丁为主演变为按田亩收税,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②由实物、劳役逐步向征收货币税发展,反映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趋势。③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简化。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1)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2)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清代缓慢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4)缓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
3、对人们思想控制的加强、民主思想的产生、西学东渐
①明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限定于四书五经,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目的是使各级官吏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清朝在沿用科举制,继续八股取士的同时,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使知识分子要么成为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的书虫,要么成为忠实于皇帝的奴仆。清代的这些措施体现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早期的民主思想潜滋暗长,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如《红楼梦》,通过四大家庭的没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落。③西方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使中国人了解到先进的外来文化。
闭关琐国,不重视工业,狂妄自大,贪官太多,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对中国产生威胁,人民太贪婪
封建制度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兴起...
帮朝鲜抗日,影响了国力
闭关锁国